荔枝肉——闽菜传统
闽菜传统--荔枝肉
荔枝肉是闽菜中的一个传统特色,流传甚广,不仅色香诱人而且好吃,兼具了视觉、味觉和嗅觉三方面的诱惑。荔枝肉福州和莆田都有,两个地区的荔枝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价廉物美,寻常百姓家也可自己动手来做,是闽菜中的知名特色家常菜肴。
福州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州传统名菜,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制法是将猪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块。因剞的深度、宽度均匀恰当,炸后卷缩成荔枝形,佐以番茄酱、香醋、白糖、酱油等调料即成。
莆田荔枝肉
莆田因盛产荔枝而别名“荔城”。莆田的风味小吃中的荔枝肉,则是把猪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经油炸之后,形似荔枝。再把荔枝肉混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装盘时把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枝肉在诱你垂涎三尺。特别是在夏令时节,熟透的荔枝皮色鲜艳,味道芬芳,佐以名师巧制的荔枝肉,一素一荤,浑然天成。
荔枝肉之创作由来
“闽菜”中的“荔枝肉”是一款历史悠久的传统焦溜小炒,其口味为酸甜口味。“荔枝肉”是由清朝末年福州人,一位叫王宝山的师傅所发明,他以专攻糖醋口味的菜肴为专长,在福州厦门一带很有名气。后经福建巡抚许应骙的举荐,于一八九六年被应召进宫。在宫廷御膳房里,专门为帝后们制作糖醋口味的菜肴。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品尝他做的菜肴后大为赞赏,于是,王宝山被慈禧封为“抓炒王”的称号,并当即亲笔所书赐“抓炒王”三字以示奖赏。这些在清朝内务府留存的“宫廷膳底档”中均有记载。
荔枝肉之历史典故
莆田是历史古城、梅妃故里。梅妃唐玄宗之妃子,她天生丽质,又能歌善舞,是不可多得的才女。莆田之离长安遥遥几千里,每每孤单寂寞之时总是思乡心切。这年仲夏已至,莆田的江边池边的荔枝树上早已挂满了红彤彤的荔枝,梅妃想起过去这时候和家人一起品尝荔枝的欢乐情景,不禁黯然神伤,潸然涕下。大家看着眼里,干是着急。多亏了从家里带来的厨师老蒋头,经过了精心研究,彻夜揣摩,第二天中午做了一盘貌似荔枝的溜肉段,方使梅妃喜上眉梢,大开胃口。
这荔枝肉脆而不腻,入口即化。梅妃立即叫丫鬟请唐明皇也过来品尝,吃得老唐赞不绝口。 从此,荔枝肉便是梅妃宫里的一道佳肴,后来安史之乱,梅妃不幸罹难,宫廷之中便断了这种做法。倒是厨师老蒋头死里逃生,回到莆田这道菜才得以在莆田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