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博士的疑问:我们要继续科研还是养家糊口?

2015-08-05 13:13:34来源:中国青年报

刚被保送读博时,她期待着自己大干一番事业,4年过去,士气已经像漏气的气球一样瘪了一半

收到邮件的第二天,张双南在会议间隙腾出空给那位博士生回信。

这位科学家在国内外从事科研工作已有几十年,深知其不易,20分钟不到就将信件一气呵成。

“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张双南在键盘上敲出这样一句,“需要天赋、基础、训练以及持续不断地并且充满激情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可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所谓的成功。”

这位“大牛”与后辈分享着最简单朴实的经验:从事科研的主要动机应该是“喜欢”,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兴奋。

两封信被张双南放在一起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希望“对其他年轻人也有点用处”。不久,这通信件往来就在网络中传开了。

在微博上读到张双南的回信时,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四年级学生晏小风感叹“太有共鸣了”。

“科研的不确定性真的很大。”晏小风说,“要不是有那个‘喜欢’,我现在真的支撑不了自己。”

回忆起刚被保送“硕博连读”时的状态,她觉得简直不可思议。那时的她“能量满格”,期待自己在接下来的5年里大干一番事业。4年过去,她的士气已经“像漏气的气球一样瘪了一半”。

两年前,晏小风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并以此作为论文研究的方向。然而,在所里更换了新的实验动物房之后,她从前观察到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个实验条件变了,就什么都没了。”这意味着,两年来每周5天从早到晚的工作功亏一篑,晏小风跟博一的新生一起站在了重新寻找研究方向的原点。

发起愁来,她躺在宿舍上铺窄窄的小床整夜睡不着觉。天一亮她又鼓励自己,既然喜爱并选择了这一条路,就要接受它的辛苦。即便遇到波折,即便时间漫长,自己的科研能力总算得到锻炼。眼下,晏小风打算申请延期一年毕业,努力完成论文,然后去作博士后,把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摁在科研这条路上

并不是人人都像晏小风那样,对科研有着执着的喜欢。

网友“fourz”表示自己的“入坑”纯属误打误撞:当初大学选专业时瞎选了一个,够格直博就接着读了。读着读着,忽然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美国密歇根大学药学院的博二学生陈志林坦陈,因为申请博士可以拿到全额奖学金,不花家里一分钱就实现出国的愿望,所以他把自己“卖给”实验室。

入学之后,他原本对课题的兴趣很快就被科研工作的艰辛耗尽。“我已经坚定地决定转行,毕业之后去制药公司或者别的企业找一份工作。”他说。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