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义乌、北临沂”:两大商贸之城传奇启示录
传奇秘诀
两个原本“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地方,为何能形成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初来乍到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任何发展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无论临沂还是义乌,如果没有当初先行先试的勇气和后来政府顺势而为的作为,就不会有今天的市场。”临沂市第一家专业批发市场的创办单位——山东兰田集团党委书记王士岭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民进城摆地摊不仅是新鲜事,还存在不小争议,在其他地方限制和禁止时,两地政府却给予了相对宽松的环境。30多年来,政府都在十分巧妙地处理好繁荣市场与规范市场的关系,既不采取约束过多的行政干预,又不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更多的是因势利导的管理和服务。
如今思想的桎梏早已破除,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络绎不绝,或明察或暗访,期望借鉴甚至复制两地的商贸模式,但至今鲜有成功者。两地的管理者说,这是因为除了看得见的原因外,还有看不见的“秘诀”。
“全国几乎所有生产企业在临沂都有经销商或代理商,市场的背后其实还有物流。”临沂商城管委会副主任王东说,市场和物流,犹如鸡和蛋。在临沂,究竟是先有市场还是先有物流,始终是个解不开的谜,但可以肯定的是,物流支撑起了当地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据统计,目前围绕临沂商场各个市场,有2094户物流经营户和1.8万辆货运车辆,去年实现物流总额4000多亿元,覆盖全国所有的县级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由于具有不可比拟的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当地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低20%—30%。
“一件服装包裹从我们那直接运到福建,要30元。从临沂转运,能省下5元。”来自河北的一名物流业务员告诉记者,货物走临沂,从距离上看好像是绕路了,但实际运费能省不少。
看似不合常理,却符合市场规律。山东华派克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浩彬说,一来临沂物流网络广,来往车辆到哪里都有货,从不会空载;二来配货能力强,借助大大小小的物流信息平台,一辆载重30吨的货车几分钟就能匹配到货物,压缩了等货、装卸、仓储等成本,自然成为全国的价格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