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校车内部还被改装增加了座位
为情接送
泉州某山村的“黑校车司机”阿卡(化名),拒绝了采访。他解释,自己深知这项差事与国家法律相背,虽然本质上是赚钱,但农村校车一直发展不起来,好多孩子上学要走几公里山路,自己不载送,孩子们走路上学也有很大危险,他于心不忍。
年过50的阿元(化名),一对儿女早已工作多年,他自己又做点小买卖,衣食不愁。“我有部面包车,最开始,就是几个亲戚家孩子,家长没空,就叫我帮忙送去学校”,阿元说,车上还有些空座,几个邻居找上门,让顺带着捎去学校,不知不觉,他就算入了行。
“抓到说要罚一万,我也怕呀”,阿元说,接送孩子,收的基本上就算是厝边们帮忙出的油钱,所以他的处境也尴尬。“老兄弟了,都是有困难互相接济,跟人家说不送了,情面上也过不去”。
除此之外,校车的路线选择,也是让阿元不顾儿女劝说、坚持下来的理由。“我也知道,他们(校车方面)也要考虑成本的,路线只到大路边,为一个孩子绕路不划算”,但村里一些角落,距离大路很远,孩子要走一两公里路才能到家。
前几日,学校召集几个黑校车司机协调,阿元也说了,只要校车能够将孩子送到位,他愿意退出这一行,“这样,对谁都好”。
身份“洗白”
阿福(化名)已经46岁,原来是一名跑长途货运的司机,常年在外谋生。5年前,他回到了老家。
“我爸年纪大了,那时候突然生病,需要人照顾”,阿福接到家人电话的第二天,就辞了工作回了家。父亲病情渐渐好转,阿福也开始有些时间,跟厝边们话话仙。“你要不去整一部面包车吧,我们家孩子就给你接去上学”,邻居的阿婆们劝他。年轻人出外打工,留下老人孩子,村里的小学撤并到镇上,近的幼儿园也离了两三公里远,老人年纪大不好接送,有个可靠的司机送着上下学,还倒更妥当。
在这种背景下,阿福开始了黑校车生涯。“一天来回两趟,能收入一点,而且更多时间还可以照顾老人,对我是最好的选择了”,阿福说,很快,厝边就聚来了20多个孩子,他分成两拨,用自己的9座面包车,载着去上学。
超载是家常便饭,“不超载真赚不到钱”,阿福说,躲避交警的查处,也是这一行必须经历的过程,“得提防着交警,还得想着车上的孩子,真的是提心吊胆”。
2012年《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之后,他也和几个同行的哥们聊过,“大家都知道这行不长久”,阿福感慨,只不过,要养家糊口,也要把孩子们送上学,几个人才继续走着这条没有未来的路。
去年,有校车公司招司机,阿福很快报了名,“收入是相对低了点,但让人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