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需要而创新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要紧紧围绕着国家需求。”“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用好、吸引、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创新需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
8月4日至9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54位专家来到北戴河参加暑期休假活动。短暂的假期既是轻松时刻,也是交流契机。专家们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展开深入学习交流,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8月5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专家并同大家座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广大专家人才致以亲切问候。
邀请专家暑期到北戴河休假,是党和国家重视和关心专家人才的一项制度性安排。自200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邀请15批8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休假活动。今年参加的54位专家是由31个省区市、中央有关部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推荐,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领域。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谈起创新驱动发展,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举出天然叶酸的例子:叶酸是一种对胎儿神经发育极为重要的维生素,但目前用户使用的基本是合成叶酸,完全没有副作用的天然叶酸极不稳定。后来经过以问题为导向的努力,他的一个学生找到了天然叶酸稳定的结晶状态,并解决了大规模生产的难题。
“这样一来,创新驱动发展就有了实实在在的体现。”欧阳平凯说,“创新要从国家的重大需求、企业的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发展。”
增强主动精神,紧扣国家需求,把科技创新用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观点在诸多专家之中不谋而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焦念志认为,自主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做,要看有没有解决国家各方面的需要,能解决问题是关键。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李玩幽表示,按照国家需求,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把理论分析、试验结果、工程应用各方面工作做好,最终落脚在为国家解决现实问题,才是创新。
“知识不运用,再好也没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言荣一针见血,现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工作者和高校要把握机遇,“把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转移出来”,服务好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