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6个月15名省部级官员落马 海外追逃成第二战场

2015-07-02 10:51:32来源:人民网

国企反腐持续发力 海外追逃成“第二战场”

今年以来,国企反腐态势明显升级,徐建一、廖永远等一大批国企“老虎”被揪出。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中纪委至少公布了48名国企高管涉嫌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的信息,涵盖钢铁、煤矿、电网、石化等多个行业,能源领域依然是“重灾区”。

中海油个别领导带头“吃里扒外”;国电集团滥用职权、侵占国有资产;宝钢集团“靠钢吃钢”,利益输送问题严重……6月19日,2015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专项巡视26家央企反馈情况全部公布。巡视清单显示,以权谋私、违规决策、监管不力,已成为国有企业的通病。

“今年中央一口气巡视了26家央企。这是什么概念呢?去年和前年共计巡视12家,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已经是前两年的两倍多,还有17家将在今年下半年巡视完。这充分发挥了异体监督的作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向人民网记者表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今年的国企反腐,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在法制化程度上也有进步。“对于反腐全局来说,有助于大幅度减少全国的腐败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海外追逃的步伐明显加快,已是反腐“第二战场”。4月,按照“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员的“红色通缉令”。截至当前,逃亡境外的戴学民、李华波、孙新等3人已被押解回国。

为了建立更为灵敏的海外追逃机制,中国的国际追逃从中央层面深入到各省区市,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成立省一级的追逃办。

“反腐就像守候湖泊一样,大网拉下去了,就会出现大鱼飞、小鱼跳的场面。一些贪官逃到海外,如果不把他们抓回来,国内贪官还会继续跑。”李永忠指出,我国去年开展了“猎狐”行动,今年开展了“天网”行动,重点缉捕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和腐败案件重要涉案人,极大地威慑了在逃官员。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