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被指存在红顶中介:帮跑项目收百万服务费

2015-06-16 07:52:27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全国“红顶中介”究竟有多少?

然而,全国的“红顶中介”究竟有多少?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到底有哪些?这些“红顶中介”依托行政资源不当牟利究竟有多少?

“目前的家底是不清楚的,现在首先要‘摸清家底’。”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满传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国务院审改办正在做这个事情,但最后的数据我们还没看到。”

王满传参与了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政策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据他统计,“红顶中介”的服务事项有二三十种,仅评估类的如环境评估、安全评估、消防评估等就有十几种。

王满传将“红顶中介”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审批部门直接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者主管的协会;第二种是原来为政府的机构,后因体制改革变成企业,但仍具有政府的属性及体制的惯性;第三种是完全由市场成立,却很可能由与职能部门官员相关的利益关系人成立,并由他们分食巨额利益。

“整个部委层面的统计是相对容易的,各部委下属有多少这样的单位,一下就能统计出来。而最难摸清底数的是第三种,即那些表面上与政府无关联的市场化机构,实质却由与政府有关系的人控制,这种隐性的‘红顶’很难统计。”据王满传的估算,这种隐性的“红顶”比显性的“红顶”还要多。

3月下旬,环保部对外公布的消息显示,环保部仅部属单位全资或参股的环评机构就有8家。

在此之前,国务院各部委鲜见公布旗下“红顶中介”的数量。

目前可查询到的是国家民政系统公布的行业协会及商会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行业协会与商会近7万个,其中全国性行业协会与商会800余个。

一位东部城市的市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他的经验中,只要有审批权的部门,“红顶中介”便普遍存在。

这位市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在他们的“跑部”经验中,一些部委下的“红顶中介”实际就是这样的托:这个项目你需要吗?它可以帮你争取,争取到了,你要给它费用,这个费用则以各种咨询服务的名目支付,程序上很规范。“这笔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都是百万以上的大数目。”

也有地方官员向媒体透露,其所主政的县,一个项目环评因为没有找环保部门指定的环评机构,每次都通不过,花了很多冤枉钱,最后找环保部门指定的一家环评机构,一次就过了。

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的主政官员,均对部委审批部门下的“红顶中介”把持部门利益多有微词。

除中央机关之外,更庞大的“红顶中介”队伍是在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王满传说,“到了地方,各省各市各县都有‘红顶中介’,但全国的这个底数是不清楚的。”

一些地方的相关数据散见于媒体零星的报道中。例如,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该省共有2800多个行业协会、商会,其中一些行业协会、商会挂靠在政府职能部门名下,有的甚至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筹办,承担一定的由政府转移出的行政管理职能,官办、半官办色彩浓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同时明确提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这是党的最高文件里正式提出的“政社分开”的制度要求。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要求,2015年基本完成与行政机构的脱钩。

据民政部在2015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通报,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在此之前,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曾公开介绍,脱钩需在行政职能、人员管理、财务资产、党建、外事管理服务等方面脱离关系。

从这个角度看,体制的强大惯性以及以往已形成的利益使得“去行政化”的过程并不容易。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