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三峡移民统建房被侵占:有管理者占7套房出租

2015-06-15 14:35:55来源:新京报

奉节宝塔坪一处移民统建房社区。1996年至2003年间,奉节在新县城修建移民统建房293栋,20000多套。 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 摄

王老太又来了,每次到移民局,她都指定移民局局长吴应俊亲自接待,每次接待时间,都超过一个小时。

吴应俊咕咚咕咚喝了一杯水,“还是反映移民统建房的问题。她在老县城没有产权房,非要住到统建房不走,让分给她一套。”

算上6月初的这次,这是她第102次来了。吴应俊说。但按要求,她的房子是必须要被清退的。

40多岁的吴应俊,可以说是目前奉节最忙碌的公务员之一。去年11月开始,奉节开始启动被非法侵占的统建房清收工作,半年时间,吴应俊说他和同事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神经绷得紧紧的。

2012年,吴应俊调任奉节县移民局局长,第二年奉节就动议清理移民统建房。“感觉每天都在打仗。”吴应俊说,清收涉及目前居住在统建房的近两千户居民,谁都不愿搬,以各种方式软磨硬抗。

奉节一位老干部告诉记者,移民统建房问题由来已久,现在已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

“侵占者”

“狗都住得,人住不得?”一些居民说,这难免不让人红眼,干脆撬锁住进安置房。

统建房,是指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为了安置三峡移民而由当地政府利用三峡移民资金修建的安置房。

据了解,奉节县移民统建房建设于1996年至2003年间,共分两期,主要为了安置因三峡蓄水而整体搬迁的老县城移民。在老县城有房产的居民,可以在新县城获得一套相应面积的移民统建房,没有房产的居民,“主要利用廉租房安置。”

奉节在新县城修建了移民统建房293栋,20000多套,面积近91万平米。

吴应俊介绍,当时符合条件的老县城移民都已搬入了统建房,先后共安置移民超过两万户。

2014年10月,移民局对移民统建房摸底发现,除去符合条件的移民住房,还剩余2142套,4.5万平米。

“实际上,就是当时盖多了。”当地一位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说,但这盖多了的2142套并没有空置,用吴应俊的话说,“因各种原因,被某些单位和个人侵占。”

这些“侵占者”情况不一。

陈更、葛海(均为化名)住在三马后山的一处统建房小区。他们坚称自己不是非法侵占,而是合法被安排进来的人。他们的底气来源于一张证明。

“六年前,移民局把我安排在这里,我有证明。”陈更向新京报记者出示了一张奉节移民局开出的手写便条,便条上详细写着陈更的住处,并且加盖了奉节县移民局的公章。

葛海是奉节中学的一位退休教师,奉节县城搬迁时,没有住房的葛海找到了移民局,要求解决住房问题,移民局就给葛海开了一个条子,将他安排在三马后山32栋一套住房内。

“在奉节移民统建房内,像陈更、葛海这样从移民局拿了条子住进来的人不下800户。”吴应俊承认这些条子确系移民局所开。“为了不影响三峡工程,地方政府就把老县城没有房产的租赁户、棚户区居民临时安排到了剩余的统建房内,这是作为过渡房让他们住的,结果一住进去就不愿意出来了”。

“最大的问题是把这些人安置到统建房以后,没有做好有效管理,造成了移民统建房的失控,给现在的清收工作造成了困难。”

除了这些“条子户”,有的空置统建房是作为临时避灾房使用。

按照移民局规定,临时避灾房用以安置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居民,一旦灾区秩序恢复,必须上交。

2009年,奉节师范附小幼儿园附近一个商业小区发生裂陷,政府把一些居民转移至三马后山一栋统建房内用以过渡。灾情解除以后,一些过渡居民却不愿意搬离。张涛(化名)直到现在还拿着钥匙,搬出之后,把房子作为仓库使用。

“因为管理混乱,一些没有住房困难甚至和移民沾不上边的人也住了进来。”一位熟悉情况的老干部说。

来自奉节农村的刘先菊(化名)并没有统建房的入住资格,但2012年,她从片区负责管理空置统建房的胡秋来(化名)手中租到一套两室一厅。第一年房租是2200元,目前房租6000元一年。

据社区里的群众介绍,胡秋来掌握着七套剩余统建房,全部用来出租,每套年租金在4000元以上。

吴应俊说,政策规定,统建房不能用来出租。胡秋来这样的人,是移民局找的专门负责对空置统建房进行日常管理维护的,都是社区的普通群众,移民局一个月给他们450块钱工资。

“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监守自盗。”吴应俊说,“他们收的租金,都揣进自己的口袋里了,移民局并没有拿到。”

统建房小区里的住户说,胡秋来还专门腾出一间统建房用来养狗。

“狗都住得,人住不得?”一些居民说,这难免不让人红眼,干脆撬锁住进安置房。半夜的时候,听到门口有呼呼啦啦的声音,第二天,就会看到新邻居。

新京报记者根据社区群众提供的地址,多次上门始终未见到胡秋来。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