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降准:降准激进,不代表货币政策也激进

2015-04-27 09:19:34来源:京华时报

史上最强降准:降准激进,不代表货币政策也激进

  漫画勾犇

4月19日,央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还定向对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额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2个百分点。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存在央行的资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通过释放存量货币以改善市场流动性。目前,中国各商业银行的一般性存款余额约120万亿元,降准1个百分点能释放约1.2万亿元存量货币。改善流动性的目标,通常难以通过一次降准或降息实现,因此降准和降息具有持续性。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累计两次降息一次降准,再次降准也在市场预料之中,但一次降准1个百分点仍超出了普遍预期。上一次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是在金融危机爆发高峰期的2008年11月26日。央行再度启动史上最强降准,引发不同层面的各种解读。有的认为是为股市输送资金,有的认为利好楼市,有的认为旨在人民币适度贬值以保证出口贸易,有的认为货币政策开始向激进趋向改变,等等。这些判断要么基于市场效应,要么纯属猜测而忽略了降准对宏观经济的本来作用,以及选择第二季度初期降准的考量。因此,对于史上最强降准的意义,还需要作进一步阐释。

降准激进不代表货币政策也激进

一方面加大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加大降准力度,这呈现出决策层对降准的价值考量。

央行进入降准、降息周期后,许多人认为货币政策开始转向,这种看法缺乏对货币政策的切实理解。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政策,特点是总量有所控制,但并非静态不变。定向调控、降准降息等手段,属于总量政策相对稳定下的结构性调整。这些政策重点调节的是流动性的方向,而不是流动性的大小,即基本是围绕存量货币调节,而不是加印货币、开闸放水。这一点,在降准这种调节存量货币的政策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去年11月以前,中国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高达20%左右,约有24万亿元货币处于冻结状态。这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高标准。此次降准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9.5%下调至18.5%,中小银行从16%下调至15%,仍处在高警戒线上。理论上说,在银行整体风险事实上仍由政府担保、强化银行安全的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实施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降到10%以下甚至更低也不会引发金融风潮。有研究机构判断,高标准线为今后持续降准奠定了基础,至少在未来几年还可以降准20次。如果以平均每次降准0.5个百分点计算,即使真降20次,存款准备金率也仍在10%左右。相比之下,美国由于主要靠调节市场利率为手段,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常不足1%,日本今年3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高为1.3%,英国等国家甚至基本取消了对存款准备金的管制。

实际上,从存款准备金的发展脉络来看,它本来就不是货币政策的一个工具,而是保证商业银行具备一定清偿能力的一个设计。当然,在中国的金融体系架构下,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发挥着控制流动性规模及方向、稳定隔夜利率等工具作用。这是人们把降准与货币政策转向联系起来的主要原因。

这种降准与货币政策的高关联度,只能随着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而趋于弱化。比如,市场能够发现并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各商业银行能够展开实质性竞争从而使贷款利率多元化;存款保险制度能够转移银行清偿风险,降低设置高标准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等等。

这些市场化的金融架构,目前都正在搭建。一方面加大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加大降准力度,这呈现出决策层对降准的价值考量:重启史上最强降准虽然激进,却可以保证货币政策不转向激进。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