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被指“烧得不轻”:热衷向本科教育靠拢

2015-08-31 11:32:59来源:中国青年报

高职“升本”

迫于生计而为?

贾少华还指出了高职院校中出现的另一个倾向,即当今的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上钟情于博士、博士后这样的高学历毕业生,高职院校的教师热衷于科研和学术,而忽视了老师在一线工作和操作的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做法落实得不到位。

贾少华发现,在对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中,对高职称、高学历、高学位教师的要求越来越突出,对教师科研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我认为是有偏差的”。

对于全国职业院校流行的“升格热”,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寿斌认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学校自不量力、不切实际地瞎折腾,好像是领导好大喜功,但从本质上讲,却是学校被迫而为,是在当今“文凭社会”的大环境中,迫于生源压力和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可以想象,如果社会大环境得到了优化,政策环境不歧视职业教育,“升格”不是职业院校摆脱困境的唯一选择,那么,很难会有学校自加压力,盲目追求升格。

王寿斌认为,眼下,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出现了“偏航”,热衷于“专升本”和通识教育,或像大学,或像高中,“就是不像职业院校”。他觉得,不少专家喜欢打学校的“板子”,甚至想当然地指责院校长们不懂职教,这其实是一个浮于表象的误解。

“在我国,职教发展更受社会综合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发展环境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职业院校很难做到自主办学,只能被迫畸形发展。”王寿斌说。

在姜大源看来,高职院校要发展,必须遵循自己的规律,沿着自己正确的轨道走,不要三心二意,要坚守自己的东西。国家对于示范学校、骨干学校的建设,应该坚持。“要创新,也要自信。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未来的制造业怎么发展?一是个性化订制,二是创新设计。创新设计需要清华北大的人去,而个性化订制需要职业院校的人去实现,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不仅要培养具有熟练技能的技工人才,还要有较强的通识教育作基础,要有持续发展和学习的后劲,这样的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期间完成,更应该是在以终身学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实现。”姜大源说。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