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立医院将收回事业编 事业单位编制将严控总量

2015-05-21 11:25:53来源:新京报

■ 追访

高校医院或实行全员聘任

目前,北京高校、公立医院按照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记者昨日从部分医院了解到,除了编制内人员以外,也会聘用一些非编制人员。近年,北京在公立医院改革中,也出现了对编制管理予以弱化的提法。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改革之后,这些单位或将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财政也将不再“养人头”。

昨日,意见也明确了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改革思路。其中提出,要将岗位分成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并进一步细化专业技术岗位类别。

对于工勤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中的辅助业务岗位,今后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实行人员额度管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工勤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中的辅助业务岗位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只出不进,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对新进人员按照新的用人制度管理。

■ 观点

“保留公益属性但不由财政兜底”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昨日表示,对于北京探索高校、医院不再纳入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的尝试,在国家层面和其他省市尚属新举。

他介绍,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是要让行政性事业单位回到行政机关,经营性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剥离两头,留下公益性事业单位。

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又可以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前者主要是纯公益的,包括义务教育、公共文化、基层卫生。公益二类是可以借助市场机制能够适当收取费用的,比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汪玉凯说,事业单位编制的削减是大势所趋。北京此次提出的事业单位改革,从政策考量上首先保留了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公益一类,这些单位还会给予一定的编制。但是,对于高校、公立医院等,这些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一定收费弥补经费的不足,未来将探索全员聘任制管理。

取消编制、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意味着什么?汪玉凯认为,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保留公益属性,不是完全推向市场化。但与此同时,又不是由财政兜底。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对整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如何定位,这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观察。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