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26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今年还将改造67条
鼓楼区七转弯巷改造已完工
福州新闻网2月9日讯 “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引酒楼。”彼时,和清代刘心香诗中描述的三坊七巷一样,那些流淌着城市血液、融入寻常百姓家的条条街巷,虽隐于市,却是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足迹的最佳记录者。但饱经风霜后,不少街巷的容貌渐渐老去,已不复当年神韵。
为了让这些背街小巷重现昔日光彩,自2012年起,我市大力推进街巷整治工作,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量身打造特色街巷。至2014年底,全市主城区共完成126条背街小巷整治,让旧时美景重现榕城。
“新坊巷”让人沉醉
不似雕梁画栋般光彩夺目,也没有“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场景,但白墙青瓦下,青石板路无尽延伸,无声诉说着旧时坊巷人家的诗情画意。从卧湖路北侧一路向南,行走在慢行步道上,仿佛能嗅到福州城古老的味道。
元帅路上的一家甜品店外,小欧正和好朋友小黄享受悠闲的午后时光。“这慢行步道‘老少皆宜’,周围古香古色的景观,看着就赏心悦目,跟三坊七巷遥相呼应。我觉得,这才有咱福州传统的味道。”小黄告诉记者,她们是福州十八中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中偶尔偷闲,来这里散步成了首选。
“‘元帅路—卧湖路’原来并不连通,没改造前挺破的,头顶是乱糟糟的线,店铺杂乱无章,车子乱停。”小欧笑着对记者说,这条路的改造让他们大呼“给力”,“效果给人惊喜,道路宽敞又干净,身心都得到放松,很方便就能到达西湖”。
和“元帅路—卧湖路”一样,原先的善化坊,污水横流,颇有颓败之感。经过精心规划整治,现在的坊间,白墙青瓦,仿古木门窗、明清风格亭廊和古朴石板路,配上极具福州特色的马鞍墙,充满文化气息。进入其中,仿佛回到了唐罗城善化门、西门街商圈繁华的年代。
街巷整治全市“开花”
“元帅路—卧湖路”和善化坊是我市背街小巷整治的缩影。在“治巷”过程中,我市坚持各城区“百花齐放”,彻底改善背街小巷“脏、乱、差”的状况。
据统计,我市主城区区管市政道路共1064条,其中鼓楼区300条、台江区298条、仓山区184条、晋安区282条。自2012年以来,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关于“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向背街小巷延伸”的指示精神,结合旧屋区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市对各辖区内社会关注度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能形成整治效果的背街小巷进行精心设计,至今已让生活在126条小街巷的居民享受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
作为省会核心区,鼓楼区有200多条背街小巷,从召集建设、文史、园林等专家反复比选,到成立民俗文化专家顾问小组,历经3年,该区完成28条背街小巷整治,打造多个文化圈:善化坊变身为寿山石文化圈,肃威路打造为宗教文化圈,开元路、经院巷形成开元文化圈,七星井发展为陈靖姑文化圈,柳前巷以温泉文化圈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