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乡村振兴 福州人才 福州都市圈 金融
榕视频 讲述福州 乌山时评 听福州 福州365·百姓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十四

“宫廷院体画”在闽传人刘子明:笑对人生“绘重彩”

2016-10-24 18:47:36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宫廷院体画”在闽传人刘子明:笑对人生“绘重彩”

刘子明作品《翩舞春风》。

“宫廷院体画”在闽传人刘子明:笑对人生“绘重彩”

刘子明作品《幸福生活万年长》。

  四乐轩岁月:山歌书画绘五彩童年 宫廷余韵闽中传

  “我一生我有两位恩师——妈妈和线云平。如果没有她们在艺术领域的指引,我自己单凭喜欢去学画是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刘老说。在她描述下母亲和恩师的面容,清晰地浮现眼前,让人一如走近那个战火纷飞、但仍有“桃花源”的时代。

  刘老用“兰质蕙心”形容母亲。“我天生的好嗓子是妈妈给的,自小爱唱歌是妈妈影响的,她是非常伟大的母亲。” 据她介绍,母亲人称“七母”,民国初还在洋学堂上了三年学。母亲不仅聪明能干,还才艺俱佳,唱民歌信手拈来;剪、绣、画的手艺都是老家有名的一把手,尤其擅长变形图案和色彩使用。

  “我有喜欢,但没有恩师线云平,我绝对不可能学到这种程度。”提起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人,她斩钉截铁,满载感恩。据了解,线云平是名噪一时的京城四大女画家之一,与张大千等大师同辈,得徐燕荪、于非闇等名家亲授,时有“一画二两金”的美誉。

  线云平此次为何选择了来到偏居福建闽东一隅的山城闽清呢?据刘老介绍,父亲在她1岁半时迫于生计便辞去小学校长工作,跟随族人入川成为渝铁路局会计师。在川期间,刘家兄弟和张大千等川籍名流结为好友,并结识了抗战期间流寓四川的线云平。

  上个世纪40年代,28岁的线云平结婚。好景不长,1948年春刚有身孕的线云平就赶上了战局动荡。挺着大肚子的线云平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来到了闽清。

  线云平抵达后,刘家四代人尽心照顾起这位身体虚弱的远方来客。作为家里唯一一个既会普通话又会福州话的人,刘子明当起了线云平的专职“小保姆”、“小翻译”。为此,每天一放学就往线云平屋里跑;帮线云平洗画布、照顾小孩,同时安静地在边上当小助手。

  “第一次看到仕女画时,我惊呆了!”那种令人惊艳、震撼的美,刘子明回忆说至今难忘。据她介绍,为了养家糊口,线云平刚出月子就开始画画,并常让刘老帮忙寄去北京出售。很长一段时间里,线云平就靠着画画养活自己和孩子。

  线云平曾多次要赠画给刘家,但他们都觉得太贵重了不敢收。画作高价对孩子来说并没概念,但宫廷画派的细腻之美让她深受震撼。凭着小孩好奇心性,刘子明硬是把线云平作画的程序全背了下来。

  一开始,她只是当个“小助手”帮忙递绘画工具,但渐渐地,线云平画什么她也都跟着记下,自己回屋后凭印象依样画葫芦。有天,线云平到刘子明母亲屋里串门,两人因艺术惺惺相惜。临走前,母亲拿出刘子明“偷师”画作给线云平看,问是否能教孩子画画。线云平欣然同意。

  “笔要洗干净;纸要放好、要保持干净;第一次染颜色要淡……” 60多年后,虽以耄耋之年的刘子明依能一字一句地将师父当年的话脱口而出。她说,从那天以后,师父一改画画时的沉默无言,反而每次都这般大声念出作画的每个步骤和细节。

相关新闻
本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