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血肉磨坊”易手12次 中日伤亡数万

2015-10-27 15:01:32来源:新民晚报

淞沪会战:中国的得与失

淞沪会战,日军伤亡约4万人,中国军队伤亡约25万人。尽管中国军队付出巨大代价,但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计划,此后八年间,日本陷入泥沼般的持久战中不能自拔,最终被中国人民彻底击败。而在淞沪会战期间,从上海内迁的工厂又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起到重大作用。

当然,从军事角度看,中国军队以三倍于敌的兵力苦战三个月,终究未能守住上海,这其中也有不少值得后人反思的地方。

首先,中国军队看似精锐尽出,但战术素养方面尚存短板。会战初期,日军在沪兵力不过4000人,重武器也不多,而国民政府投入最精锐的陆海空三军,理应具有压倒性优势,可是中国军队首次多军兵种协同作战效果不佳,坦克在无步兵伴随的情况被日军击毁,而步兵攻坚又得不到炮兵掩护,甚至出现一个营挤在一条街内,被日军堵住街口全部打死的悲剧。国民党将领陈诚回顾上海“围攻不胜”的教训时,承认“以五师之众,对数千敌陆战队实行攻击,竟未能奏效,实在是当时部署种种不当的缘故”。

其次,在战事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分散在各自防区死打硬拼,只注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安全,而日军却通过侧后迂回,屡屡得手。另外,上海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基本无险可守,水网地带的工事全系泥土堆砌,大雨一冲,炮火一轰,全部坍塌。中国军队不得不搬运钢板、沙袋加固工事,可是厚重的钢板每块需20人才能抬动,不仅运输困难,固定支撑也不容易,加上白天日军空袭猛烈,全靠夜间抢修工事,时间仓促难以奏效。因此,在罗店、大场等地的血战中,中国军人更多是以肉体对钢铁的拼杀,僵化的战法、落后的武器,使中国军队付出本不应该的巨大伤亡代价。

最后,随着淞沪会战规模的扩大,国民政府的指挥控制能力逐渐失灵,令前线部队无所适从。会战中后期,国民党军事当局缺乏全盘计划,连一些参战将领都承认:“打到哪儿,算到哪儿,哪能取胜?”特别是在会战最后阶段,中国军队的撤退行动缺乏必要的组织性。众所周知,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战略退却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退却绝不是溃逃,可是淞沪会战最后一幕实际是中国军队的无序撤退,连第88师这样的国民党嫡系部队都未接到后退命令,只是看见友军纷纷向后移动,经与友军联络才知道上面下达了总退却令,难怪师长孙元良抱怨“措手不及……感到十分狼狈”。

总之,规模空前的淞沪会战,中国军民狠狠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但也留下了许许多多血的教训,值得后人警醒! (田剑威)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