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乐区朝阳中学历史老师郑巧蓬,在琴江满族村不远处的五显庙清代石碑上,发现了“广东候补知县贾凝禧”“花翎北洋海军右翼都司高承锡”的字样。经考证,这两名北洋水师名将,出自长乐琴江水师旗营。郑巧蓬还委托他人,从法国国家图书馆找到了贾凝禧旧照片。
碑文记录历史
记者近日前往采访,看到这块石碑刻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甲午中日海战之后,历经126年的风雨仍保存完好。
郑巧蓬介绍,这块碑是在家乡发现的有关贾凝禧和高承锡的唯一碑刻。碑文记载他们时刻不忘国耻,积极参与海军建设,并慷慨捐资修复家乡寺庙。
村里老人回忆,后人对碑刻记载的从家乡走出去的贤达们充满崇敬,使得此碑保存至今。
据郑巧蓬考证,1891年贾凝禧出任福龙舰管带,率百名水兵前往北洋水师,后留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从事教学工作。而高承锡自船政学堂毕业后,就在定远舰服役,参加过黄海大战、威海战役。
贾凝禧一生很传奇
1860年,贾凝禧出生在洋屿水师旗营,自幼熟读经书、勤练骑马射箭、学习水务。他于光绪十一年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作为清政府第三批留欧生,被派往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学院就读,专习测绘海图、巡海练船兼驾驶铁甲兵船,曾在伦敦各国海军学生测试中考取“最优等第一”。
光绪十六年清政府派他前往美国签订《国际航海协定》;管带过福龙、长胜舰,均身先士卒,毫无贻误;又先后转为福州、南京、天津海军学堂的提调和教员;光绪二十二年随李鸿章赴日、德等国充当翻译,赏戴蓝翎……
他于1912年3月2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北京,遗体由京城运回,葬于洋屿后官溪附近。
高承锡参与甲午海战
高承锡,琴江水师旗营汉军镶蓝旗人,光绪八年与贾凝禧、许赞虞一同考入福建马尾船政学堂。他于光绪十一年毕业后,被李鸿章招入北洋水师,被授予右冀中营千总。后因多次立功得到保举,于光绪十九年递补为右冀中营守备定远舰炮务二副。
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海战——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之战中,定远舰为旗舰,是日舰围攻的目标。激战中,定远舰瞭望塔被炸断裂,军舰起火,舰队总指挥水师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管带(舰长)刘步蟾挺身而出,指挥舰队作战,高承锡一面组织官兵灭火,一面组织炮战。战后李鸿章对北洋水师将领论功行赏,他被升补为北洋水师右冀都司并赏戴花翎。
威海战役后,清廷将所有海军将领遣散回家。高承锡深感有心无力,从此归于乡里,不问政事,后因战伤发作,病逝于家乡。(记者 徐文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