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乡村振兴 福州人才 福州都市圈 金融
榕视频 讲述福州 乌山时评 听福州 福州365·百姓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后,“蘑菇院士”这样说

2021-02-26 20:55:19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后,“蘑菇院士”这样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关键是在地里要能写出来,真正能够帮助农民从地里致富的专家,才是真正的专家……”26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召开学习脱贫攻坚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这样说。

  “我经过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看到现在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确实是从心底敬佩这一代人,从心底感受到这项事业的伟大。”李玉感慨。李玉致力于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40多年,构建了全新的菌物系统分类体系,从技术支撑到产业孵育,带动上万贫困户依靠食用菌稳固脱贫,为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和菌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也因此被称为“蘑菇院士”。

  李玉介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其中有70—80%的贫困县发展了规模不等的食用菌产业,不少地方都留下李玉团队的身影。从河北阜平、安徽金寨,到云南澜沧……李玉团队每年有200多天待在农业一线。

  远近闻名的柞水木耳正是李玉带领团队在陕西省柞水县发展起来的精准扶贫产业。近年来,通过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李玉团队为柞水选育出了4个黑木耳菌种、1个玉木耳的宜栽菌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

  据了解,1978年我国食用菌产量5.7万吨,经过40多年发展,如今产量已近4000万吨。在我国农业产业中,食用菌已位居第五大产业,仅次于粮食、蔬菜、果树、油料,排在茶叶、糖类和棉花之前。“总书记称赞柞水木耳是‘小木耳,大产业’,中国食用菌产业规模40多年实现700多倍的增长,这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各类作物的发展历程中是绝无仅有的。”李玉说。

  李玉介绍,食用菌具有“五不争”特点——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而且种植难度小,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价值突出,成为多地扶贫产业的首选。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后,“蘑菇院士”这样说

  解释起“不与农争时”,李玉随口就是几句农谚:“比如华北山东、河南种小麦,讲的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前后正适宜’,到东北地区,种庄稼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但食用菌不是这样,不与农争时,这样才能实现高产。”

  李玉相信,食用菌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一些具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逐渐成了气候,我们的一些深加工产品如玉木耳脆片、食用菌大米、食用菌面条,甚至饭后的甜点、食用菌冰淇淋也逐步走向市场。“乡村振兴不只是修好了房子,修好了墙,而是要有本乡本土的特色产业,能够吸引当地老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这个产业,创造出价值。”

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后,“蘑菇院士”这样说

  “我一年总在外边跑,老伴对这个事很有意见,说你拿家当宾馆。我的助理也有意见,人家是年轻人,整天陪着我在外面跑。上高原过了海拔4500米,助理有高原反应,我的身体不太好,反应还不是太大。”李玉笑着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肯定越来越跑不动了,但还是要坚持下去。“要为工程院争光,为学校争光,为高等教育争光,为科研争光,不辱使命,勇往直前。”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表示,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有120多位院士活跃在29个省份、180余个市县的脱贫攻坚一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涌现出李玉、朱有勇、傅廷栋等典型人物,他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晓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工程院院士继续坚持上下同心,精锐出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二是要坚持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着眼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工程院各个学科、各个学部、各个领域作用,继续精准施策,充分调动院士的智慧,强化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动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加强农村物质资源的保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三是坚持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广大院士要继续发扬奉献精神,投身到科技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去,并为之不懈奋斗。(作者:谷业凯)

相关新闻
本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