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儿子牛牛近照曝光 30亿资产掌门人就是他

2015-11-21 07:27:42来源:中国网

“散伙了,出去没人瞧得起你们”

感恩、仗义和“会来事儿”,让赵本山走得顺风顺水。然而对待手底下的徒弟,赵本山又是另外一个面孔。

严冬的工作日,沈阳中街刘老根大舞台仍然人山人海。1月7日下午三点左右,12排之前的中间座位已经销售一空。赵本山于1993年成立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2005年将辽宁省民间艺术团升格为本山传媒,将二人转艺术推向市场。

据《理财周报》公开报道,2004年,赵本山买下沈阳大舞台,更名为“刘老根大舞台”,并开始连锁经营。到了2009年,仅用7年时间,“刘老根大舞台”从铁岭开到北京,甚至开到深圳,当时二人转的总票房能达到1.5亿元。

在铁岭大戏院的节目单上,赵本山的徒弟经常承担着压轴节目的表演。贫苦出身的徒弟,在赵本山一部接一部的电视剧中,频繁露脸,身价倍增。在沈阳中街刘老根大舞台的广场上,停放着奔驰、路虎等名车,其中不少是当天表演的徒弟驾驶来的,有些当红徒弟的家人,也在自己家乡开起了二人转艺术学校。

造星的同时,赵本山却又在“压着”徒弟们。本山传媒的弟子们仍然拿着年薪,没有赵本山的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接商演。

传言小沈阳一年能创造1亿的产值,但在本山传媒每年只拿500万工资。在一次采访中,丫蛋不经意说出“收入多数归师傅”。而赵本山在公开场合说,徒弟的走红是借助他的平台,言下之意,似乎应该接受平台的制约。

赵德发说,在去本山传媒基地时,要先通报董事长才能进入。“等他们知道我是他们董事长的老叔,一个个都很热情,还要扶着我,一口一个老叔叫着。”赵德发说。

在沈阳中街大舞台,记者请保安传达一下想见总经理的意愿,同样因为“级别达不到”被拒绝。

“他对徒弟要求很严格,徒弟们拍得不好,赵本山就板着脸要求一遍一遍地重来。”金女士说。而赵德发记得,跟赵本山唠嗑的时候,身旁的徒弟跟赵本山目光一对视,就立马走开。晚上拍完戏回到本山传媒基地,还见到赵本山劈头盖脸对着徒弟发火。

赵本山笑言:“在本山传媒大家瞅着我都害怕。”高压之下,一众徒弟对赵本山言听计从,赵本山徒弟张小光曾说:“以前跑夜场,也不受尊重,到师傅门下,才有了稳定的生活,这都是师傅给的。”

对于一众只靠二人转起家,没有任何根底的徒弟们,赵本山明白他们的脆弱,正如他曾对徒弟唐鉴军说,“一定要管好手下这帮师兄师弟,你们走到今天不容易,不能散!如果散伙了,出去没人瞧得起你们。”

以前听市场的 现在听“上面的”

沈阳中街刘老根大舞台依旧华丽而大气,演员依然奋力耍宝卖艺,而在舞台的大屏幕上,赫然打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文。最近排练的剧目,一段类似于“为民做主”的独白,正经得与荒诞的喜剧有些不太搭调。

在前一阵接受媒体采访中,赵本山公开表态:你不靠近政治,不相信你的党,那还搞什么艺术?你不听党的话你还搞什么艺术?赵本山的商业心术,从跟着市场一下子变成了跟着党走。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是刻意讨好,有人说是狗急跳墙,还有人说是行为艺术。

山东省曲艺协会会长孙立生则说,赵本山一直跟着环境在变换自己的“面孔”,然而这次未必成功。“他不是一个个体,只是社会诞生的一个符号。”“他认为他所表演的娱乐是大家喜欢的,所以越来越膨胀,一直跟着市场走。”孙立生说,但是他想错了,不是他的娱乐逗笑了观众,而是他最浅薄的段子,恰好适应了这个社会“娱乐至死”的需要。

孙立生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位对赵本山开炮的人,在2008年赵本山如日中天时,他提出赵本山小品低俗化,博客一度被十几万人围攻,不得不关闭。而现在,却有很多人开始在网上赞同孙立生的观点。

“这就是环境。”正如赵本山面对众人指责二人转低俗,曾底气十足地说:“好不好,市场说了算。”去年的文艺座谈会之后,二人转市场依旧火爆,但是赵本山再也不提市场了,自觉学习讲话,跟着主流的步伐。而大众也都换了位置,对着赵本山开炮。

在四面楚歌之时,赵本山曾透露出一丝无奈。“艺术家应该要懂政治,这是首先。比如我们现在的首长说本山我们来聊聊艺术,那我能不去吗?你得听上面的。”

“小三儿要脸。”这句话赵德发说了很多遍。

有媒体报道,赵本山散步时,都要有几十人陪着。“他小时候缺少的就是尊严,越缺少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他的徒弟说,其实师傅内心很孤独。

“可是似乎走得有些远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曲艺工作者说,前几年,一位曾提拔他的人士举办了一场演出,赵本山没赶上最后一班飞机,直接坐着私人飞机赶来了,前呼后拥很多人。这一趟就花了12万。然而与华丽的出场相反的,他在台上表演了一段鼻孔吹奏。“那是个非常正式的场合,这样的表演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该人士说,这就像是赵本山本人的写照,有了排场,却丢了里子。

赵德发说,赵本山对家乡的感情很深,六七十平的办公室里,放置着他到处买来的犁、纺车和其他铁具。他拍摄的所有电视剧场景,都是背靠着大山,像极了他出生的石嘴沟子村。赵德发记得,赵本山在上海病危那年,回乡后拉着赵德发的手说,“我真害怕一下子过去了,再也回不到家乡了。”

那里,才是他最真实的地方。

(记者 陈玮)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