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申遗” 泉州有18个考察点
首部实体法,将保护哪些海丝史迹?
海都记者从泉州市文广新局获悉,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丝起点城市,泉州的海丝遗迹非常多,曾进行多次海丝周边环境文物保护和管理专项整治;截至2015年,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海丝城市共有9个,泉州从2001年就启动了,经过了多轮调整,申报的考察点共有18个(详见附2)。
梳理这份名单,不难发现,大多数市民都耳熟能详,都是文化旅游的好去处。其中,部分考察点今年还迎来新关注,例如石狮市的石湖码头,央视国庆特别节目《丝路新机遇》分演播室就设在这里,各种泉州元素陆续登场,全世界都在看泉州;亚洲艺术节期间,来自海丝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文都城市、文化名人,畅游开元寺、天后宫、草庵等地方。
海都记者了解到,18个考察点都设置了专项保护规划,但一些新问题不时冒出来,在处理解决的时候,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常会出现反复,例如九日山、洛阳桥、天后宫的周边环境整治,一些问题就死灰复燃、矛盾突出。
【声音】
保护海丝史迹,体现泉州城市的责任担当
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把第一部实体法给了海丝史迹保护,表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重视程度,也充分展示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应有的责任担当!
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法律法规的针对性不够,例如文物法等更多是提供一些原则性的指导。地方法规将会更细,更有针对性,例如对破坏文物的认定、查处、追责,对管理建设的范围和权限等,会有更多符合泉州本地实际的规定,具备更强的现实操作性。
泉州市文管所文博研究员黄真真: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榜上有名,海丝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一些海丝遗迹的旅游开发,客观上也产生破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强力的行为规范绑住破坏者的手脚!等到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再要解决,当然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