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晋江家家户户要蒸一锅番薯芋头吃
“在漳浦,各坊都有祀土地神,为古代秋报之意。城市里的祠堂收钱演剧以娱神,乡间农人则携酒肉至田间祀田祖。”漳浦研究民俗文化的张老师告诉记者。
中秋节这天,晋江家家户户要蒸一锅番薯芋头,供全家人食用。为感谢土地公的恩德,也要用番薯芋头祭祀。
闽北:张灯、墓祭设宴席
建阳的中秋夜,每家要在屋檐下张灯结彩。“相传五代南唐破郡城时,练氏夫人令里民张灯,得免屠戮之灾,此后,为了纪念练氏夫人,张灯习俗沿袭至今。”建阳本地文史爱好者刘女士说。
在沙县,大族之家要在中秋夜举行墓祭,然后在祠堂设宴席,族中男女齐聚共享。
记者在《建宁志》中看到:“女子对月邀紫姑卜问吉凶,俗称‘请木杓神’。”这在建宁也是中秋祈福的一种方式。
永泰、平潭:请花、祀奎星、灿斗
永泰和平潭也有许多独特的中秋习俗。在永泰藤山,相传中秋日为“临水奶忌辰”,妇女可“请花”,即婚后数年未育的妇女入庙求嗣,归去时取神前花瓶中的一枝花,谓可使生育。这一点,记者查阅《藤山志》也得到证实。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连天雄老师说:“永泰士绅会在中秋节祀魁星,如文昌仪。”《榕园诗钞》中有:“吾闽以八月十五为奎星生日,为士者必张灯祀之。”《闽中岁时杂咏》中则有解释,“奎星称曰大奎星君,士子多崇奉,以其有监察文场、主宰科名之权也。相传八月三日神诞,或以中秋日祭之。”
而在平潭,有准备牲口肉脯请巫师祀斗母为儿女增福的习俗,名曰“灿斗”,《樵隐笔记》中则称之为“忏斗”。
此外,福州城乡月饼俗也不同。读过《东岐村志》,就会知道福州乡村的中秋月饼和节俗的实况:
“惟闽江口一带月饼与省城不同,饼薄而大,实心无馅,面撒白芝麻,约用牛奶饼。”
在一些农村地区,村民们制作了各式各样似“饼干”的中秋饼,有十二生肖形象的,也有十二月花的,价格便宜,深受欢迎。
这些实心无馅的饼,多是外婆或长辈送给外孙或晚辈吃的。而出嫁的女儿,送给娘家长辈的,以礼饼为主,亦谓之“角饼”,指圆形的月饼,可以切角而食,俗称“礼饼角”。晚辈呈献给长辈的月饼是大饼,而长辈赠给晚辈的月饼是小饼。
“省城人家互赠的月饼,选的是大月饼,讲究配料的馅心,以圆形博人喜爱。也许含有互相攀比的风气,月饼越制越大了,包装的盒和袋,也越来越漂亮。”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林焱教授说,“城乡的月饼做法各有不同,赠送的方式也不同。这也许便是‘入境问俗’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