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福建各地中秋习俗别具一格 抱走他人南瓜不算偷
北宋太宗年间,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后,中秋节日渐隆重。明朝以来,赏月、祭月、吃月饼的风俗大盛,一直流传到现代,中秋节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特别丰富,而且主要集中在晚上进行,包括拜月、赏月、吃团圆饭、吃月饼,以及在月下进行各种游乐活动和观月占候活动等,天上的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
东南快报记者翻阅《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民国典籍翁春雪著的《福建岁时风俗考》,以及《藤山志》、《东岐村志》、《武平县志》、《莆田志》、《建宁志》等多部福建省内地方志,并采访福鼎、古田、霞浦、上杭、漳浦、建阳等地多位从事当地民俗研究的老师、文史爱好者及八旬以上的老者,为大家捋出一份较为完整的全省各地中秋习俗地图。
想知道福建各地是怎么过中秋的吗?快来看看中秋习俗地图吧。
闽东:中秋夜抱走他人南瓜不能算偷
中秋贴饼花的习俗流行于闽东霞浦、福安、柘荣等县市,直到20世纪中叶还相当兴盛。
饼花是一种专门贴在中秋月饼上的装饰画,色彩鲜艳,或画或刻印,内容以戏曲故事题材为主,也有当地风俗画,如中秋节互送节礼和小孩排月赏月的场面。
据霞浦文史爱好者陈先生介绍,饼花艺人会在中秋节前送给饼店一张“招牌花”,内容多为嫦娥奔月。从八月初一开始,各饼店就会把“招牌花”张挂于店外,以此吸引顾客。
在福鼎,饼店都会在中秋夜出灯谜,灯谜主要来自民间,由当地人创作,具有地方特色,如地名谜“溪江洗炭——乌溪”。古田、霞浦等地的饼店也会在店铺门口悬挂灯谜供游人猜,猜中者得瓜果茶饼等奖品,众相娱乐。
“福鼎的父母给已出嫁的女儿送中秋节礼也不简单呢!”霞浦文史爱好者陈先生说,“第一次送节称‘送头年’,礼品要丰厚,以中秋粿、月饼为主,再加酒、鸡、鸭。”
女儿收下中秋粿和月饼,其他礼品一般退回,再添上几种礼品为压礼。收下的中秋粿,切成一块块,分给邻居和亲戚、朋友,叫做“分头年粿”,这一点在《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中也有记录。
多年前,在福鼎过中秋还有“抱南瓜”、“摘柚子”的习俗。中秋之夜,人们常到别人家的屋前厝后抱走称为“墙头果子”的南瓜和柚子,不能算偷,即使主人发现了,也不能骂人,只能相送,有时还会提醒对方不要摔倒。
在古田,人们踏月时顺访亲友,各家要以供月的饼果招待,且在中秋这天有分队举行拔河比赛的活动,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