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谟江:村里第一位秀才的39年坚守
福州新闻网9月9日讯(特约通讯员 吴广钟)9月9日,记者在闽清县西南最边远的山区上莲乡上寨村小学见到了坚守山区教育战线39年的陈谟江老师。即将年满60的陈老师依然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担任着五年级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同时还肩负着三年级的班主任、校总务等后勤工作。
39年教龄,始于春天花开的时候
对自己即将年满60岁要光荣退休了,陈老师感慨着岁月的流逝,对记者介绍起自己的经历:1975年高中毕业,随着文化大革命时期高考的取消,只能回乡种田。“我是村里的第一个高中生,算是个小秀才了。”说起家乡,老陈充满了感情,介绍说那是乡里最边远的高山自然村——海拔800多米的上莲乡山头村,自然村里办了个完小。学校急缺老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看中了他,要请他来当代课老师。刚参加工作的情景历历在目,1977年2月天还很冷,全校只有他和另外一个老师,一个负责低年级,一个负责高年级。“当时小学还是五年制,春季开学我负责高年部分,一下子就是五年级的毕业班老师。”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人边干边琢磨着。“那年学生毕业,好歹算是个好头吧。”陈老师对自己的第一年工作,做了个小结,还是很满意的。
“在当时,采取的学年制就是春季开始,终于年尾。”没想到从21岁的春天干起教师这一行,39年就过去了。如今的老陈精神依然,只是皱纹已经把岁月的记忆写上额头,染到斑白两鬓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良师,更是益友
说起几个月后要退休的陈老师,上寨小学的校长张钟满脸舍不得,“有老陈在,我们能省很多心。”据介绍,作为边远学校,上寨小学由高峰时期的200多学生,随着城镇化人口外移,父母外出经商把子女带在身边等因素影响,今年全校只有45个学生了。“80%都是留守儿童,剩下的就是家里条件差一些的了。”对于办学的困境,张校长也有自己的感受,“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要办下去。这是县委、县政府对百姓的承诺,也是老师坚守的理由。”
就在这样的现状中,上寨小学6个老师坚守着办学的底线,乡中心校另派了3个行政人员来兼课。“这就是所有的家底了,每个老师都身兼数职,老陈上课时是老师,下课了就是我们的厨师了。”全部住校的老师一起搭伙,朴实的老陈主动承担着后勤服务。“现在我们人人都能煮一道菜,大家对煮饭都不陌生了。”记者看到今年新近分配的90后小刘老师在一旁洗起白菜来动作娴熟。“老陈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好。工作上,我们是同事,生活上,他就是我们的家长。”同在一起搭伙的老师就是这么评价。
一个好老师是干出来的
对于自己的39年教龄,老陈最大的感受就是满足了,感觉对得起自己。从一个民办教师,赚20元的月工资做起来,1985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福州师范函授班,88年又通过县里组织的考试转为正式的人民教师。当记者看到来随堂听课的中心校领导不禁意间打招呼叫“阿江伯”,不禁有些迷惑。“有一年,我带了个学生,是我亲弟弟的儿子,他就叫我‘阿江伯’,没想到后来就成了名号了。”
记者看到陈老师一抽屉的荣誉证书,陈老师拿出了一个发黄的16开本记录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历年的称号。“1983——1984年度福州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多次获得“县教育先进工作者”、“县师德标兵”和“县先进党员”,这些荣誉是对老陈的直接肯定,也是前进的动力。“本来,学校考虑老陈明年4月份就要光荣退休了,挑一些技能课过度一下就好,考虑到教师紧缺,跟他商量,还是让他担任了主课,担负起五年级的数学科教学任务。他也乐意接受了。”上莲乡中心校的校长池朱刘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