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战精神 传承“英雄基因”
1945年9月14日,在南昌市中山路中央银行大楼,中国军队接受南浔地区日军的投降,所有南昌人都将这个日子铭记于心。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南昌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在抗日的烽火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英勇的新四军成为华中坚持长期抗战的重要力量;在抗日的烽火中,中国军队在南昌打响抗击日军的南昌会战,5万余名中华儿女将鲜血洒在了这块英雄的土地;在抗日的烽火中,英雄的南昌人民不畏强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敌后游击战,有力支持了正面战场。南昌,这座以“八一南昌起义”闻名的英雄城市,在战火中孕育的“英雄基因”一代代传承,成为南昌城最荣耀的标签、南昌人民最鲜明的特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光荣的历史,准确把握伟大的抗战精神的丰富时代内涵,传承“英雄基因”,对于激励南昌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四个强起来”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承“英雄基因”,就要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植根中华大地,融入民族血液的爱国情怀,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得到了最高度、最集中的发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自觉行动和组织起来,加入守土抗战的行列: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分职业阶层,不分阶级党派,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汇成不可战胜的力量,筑就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1931年9月21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昌铅印、刨烟、锯木、内河轮船等30多个行业的工人举行集会,并联合向国民党南京政府致电,要求“团结一致,扫除阋墙之争,同心戮力,共御外侮”。26日,南昌工人、农民、学生、店员和其他各阶层群众数万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抗日救国示威大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对日宣战,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沿途高呼“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对日经济绝交”等口号。卢沟桥事变以后,平、津、沪、苏、浙等地的大批进步青年流亡南昌,他们当中的部分中共党员与在南昌的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取得联系,先后发起和成立一些抗日救亡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南昌一时被称为“南方的延安”。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告诉我们: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
传承“英雄基因”,就要弘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是中国的4.4倍,日本海、空军军力则分别是中国的13倍和8倍,日本陆军虽然少于中国,但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中国军民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用鲜血和生命履行了保家卫国的职责。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华儿女不甘屈辱、不畏强暴,广大抗日军民化悲愤为力量,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同向日本侵略者发起猛烈进攻。中华民族达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四万万同胞“誓死不做亡国奴”。在抗日战争的每一个阶段,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场景和生动表现。发生在1939年3月17日至5月9日的南昌会战,中日两军围绕南昌发生系列争夺战,这次会战给日军有生力量以相当大的杀伤,成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一次重要会战。在这次会战中,日军凭借飞机、坦克、重型火炮,甚至使用毒气弹,向南昌发起猛攻,而武器落后的中国军队发扬不怕牺牲的精神,凭借着高昂的抗日意志,用血肉之躯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此役,日军伤亡约24000人,中国军队伤亡51378人。第二十九军中将军长陈安宝在南昌县茌港前线督战时壮烈殉国,是南昌会战中牺牲的中国军队最高指挥官。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告诉我们:民族气节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精髓,这种宝贵的精神品质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苦难却始终薪火相传。
传承“英雄基因”,就要弘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杀戮面前,无数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抱定“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之决心,抱定无所畏惧、抗战到底的信念和斗志。他们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碎首沙场,或毁家纾难。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与日军浴血奋战,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面对日军的暴行,南昌人民燃起熊熊的复仇怒火,从南昌沦陷到日军投降,南昌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南昌境内的抗日游击队剪断日军飞机场的电话线,破坏日军的通讯联络;安义县境内活跃着几支抗日游击队,其中,由王志坚等组织的游击队经常深入到安义县乔乐附近袭击日军;由刘子美、姚甘霖等组织的游击队经常在南浔铁路、赣湘公路上偷袭日军,切断日军交通线;由常赐如、李凝等组织的游击队经常在南浔铁路昌北至涂家埠一线和西山岭至锦江地段炸毁铁路、袭击炮台,先后炸翻日军运载物资的火车2列,炸毁炮台几十座,打死日军数百人。在日军侵占南昌期间,田间、路旁、荒山、河边,经常出现被群众打死的日寇尸首;日军军事区和仓库等地,经常响起抗日游击队袭击的枪声和爆炸声。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告诉我们:英雄气概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特色,坚如磐石的不屈意志使我们的民族不怕牺牲、众志成城。
传承“英雄基因”,就要弘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的必胜信念,是赢得对日本侵略者斗争的坚强精神防线,是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意志保证。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的时候,正是在这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鼓舞下,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屈服,而是坚强地挺直脊梁,奋起反抗,殊死抗战。1937年8月15日,日军飞机首次轰炸南昌城区,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南昌人民没有屈服,不怕敌机再次轰炸,上街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表达誓死抗战的决心。9月下旬,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到南昌后,南浔铁路工人为慰劳前方将士募集一批棉衣、棉被及其他备冬用品。9月至11月,南昌市民共捐棉衣、棉被等2169件,布鞋、麻鞋、胶皮鞋等1857双,表达了南昌人民对前方将士的支持和抗战必胜的信心。随着抗日救亡进步团体的蓬勃兴起,南昌的抗日救亡运动声势浩大、如火如荼。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和江西省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等团体,纷纷派员走上大街小巷,深入工厂码头,以壁报、标语、演讲、演戏、唱歌、座谈、识字、家访等形式宣传抗战必胜。他们有的走进茶馆,站上凳子,进行演讲;有的走上街头,围成一圈,演出抗日文艺节目;有的在市区墙壁上四处张贴拳头和刺刀对准日本鬼子的漫画;有的来到难民所教唱抗日歌曲;有的进行家庭访问,宣讲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告诉我们:必胜信念是伟大的抗战精神的底蕴,是我们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念支撑。
硝烟散尽,气节长存。今天,伟大的抗战精神依然在英雄城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激励南昌人民继往开来、砥砺奋进。当前,南昌大战略的布局已定,打造核心增长极成为全市的共识共为,南昌大发展的态势已见端倪。今天我们纪念抗战,就是要从那段不屈抗争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并将其转化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决心意志和生动实践,转化成为加快实现南昌“四强”梦的思想共识和实际行动。让我们将传承“英雄基因”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敢于担当的情怀、永不言败的意志、舍我其谁的豪迈、敢于胜利的信念,变压力为动力,化共识为共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在共筑“四强”梦、实现绿色崛起的征程中成为当之无愧的“撑旗手”。
(作者系南昌市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