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医生李进军:我是北京的和田人
看到这种情况,普外科的医生们有些发怵:“以前碰到这样危重的病人,我们都转到乌鲁木齐了,这次要不……”李进军听出了里面的含义,笑了笑,给大家鼓劲说:“这个病人我也慎重考虑了,何况他年龄大,家庭条件差,去乌鲁木齐经济也负担不了。根据我们的技术水平,我有能力完成这个手术。当然,我们也要精心准备,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那次手术可以用“步步惊心”四个字来形容。手术从早上11点持续到下午6点,术中几次大出血,每一次都用术前充分准备的预设方案恢复到正常,输血量超过2000毫升。术后也是一波三折,先后出现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经过几天几夜的奋力抢救,老人终于脱离了危险,各项生命体征也逐渐恢复正常。最后出院时,他给李进军鞠了一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大夫,是你治好了我的病,北京大夫亚克西!”
普外科医生们也从这个病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甚至心有余悸地说:“李主任,要不是你,这个手术我们可做不了。”
对此,李进军说,“这就是我们作为援疆医生的职责”。
李进军医生在手术中。李进军 供图
“传帮带”本地医务人员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据李进军介绍,他就职的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可以说是和田地区最好的医院,但手术室内的呼吸机仍是80年代的旧设备,没有重症设备。“没有放疗设备,但就算放疗设备放在这,也没什么人会用。”李进军说。在他看来,和田地区的专业医疗人员还是缺乏,“招收不到重点医科学院的人才,也留不住人才”,李进军补充道,和田地区的医务人员基本都是甘肃地区招来的,大多是三本水平,但就是这样,一年以后的离职率仍旧在一半以上。
这种人员上的缺乏、医疗水平的整体不高与医疗意识不足,是和田医院的硬伤。对此,李进军从制度和意识两方面入手,对医务人员们进行培训,借此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
李进军(左二)带领医务人员开展教学查房。李进军 供图
在制度上,李进军帮助科室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要求科室每天实行规范化交班制度,科主任每周大查房一次。在交班制度建设中,李进军也遇到了一些阻碍,有些医务人员很不适应这种规范交班,跟李进军抱怨:“觉得时间上太紧张,不能睡懒觉了。”
李进军说:“这种制度肯定会让一些人觉得不舒服,但为了医院整体的进步,不舒服也必须克服。”好在,医务人员们很快适应了这种方式,医院科室的工作也更加的规范化了。
李进军还要求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和手术操作中必须注意规范化。他说,当地的医疗人员以前一直有一种意识,就是“这个手术我能做下来就行了”,但在他看来,“不能仅仅是‘能做’,还要‘做好’,比如在手术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可以将病人的手术创口减到最小。从更大意义上来说,还能有效的避免一些医疗事故。”
此外,他还开展教学查房及讲座,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及技术水平,还积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意识、科研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