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纠“四风”半年报揭示:各类单项问题增长

2015-07-29 09:01:06来源:法制日报

违规用车查处数量最多

车轮腐败未受重视

在中纪委发布的数据中,今年上半年全国查处的13920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比重最大,达到30.6%。

查处违规配备使用公车,一直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的工作重点之一。然而,令群众深恶痛绝的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现象,目前仍是最突出问题。

“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使用情况目前是有所好转的,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说。

记者查阅资料也注意到,去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取消一般干部公务用车,全面公车改革正式启动。经过半年推进,今年1月份,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已基本完成,车补已出现在中央机关公务员的工资条上,首批国家和中央机关取消的三千多辆公务用车在去年年底已封存停驶,之后,更多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将进入拍卖、分流、淘汰等处置环节。

中央国家机关完成车改的速度,比许多人预想的要快,快刀斩乱麻,半年多时间基本解决问题。

那么,为何违规用车查处数量仍高居问题榜首?

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小军看来,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现象之所以难以制止,首先在于目前针对公务用车的管理只是内部管理规定,并非透明性、公开化管理,具有相对的隐蔽性。

“普通民众对于一个单位的配车标准、配置数量、什么级别领导配置什么车等信息无法知晓。单位要买、上级要批,这就使公车配置的过程变成了一种两方关系,而作为第三方的群众无法知道。这也为个别人违反规定留了余地。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标准公开,让所有人都明确标准。”杨小军说,另外一个问题就在于滥用公车。建议对公车的每一次使用进行登记、公布,并接受群众监督。如果仅依靠内部控制,针对公务用车的监督效率就会逐渐递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则认为,目前公车管理和改革总体上存在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从地方来讲,地区差异比较大,情况比较复杂,改革的整体性不够强。

不可否认的是,地方公车改革进度滞后,一直是社会诟病的焦点问题。中央机关今年年初基本完成车改,近半年时间后,今年5月底,《广东省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才终于有一个省份打破僵局,拉开了本轮地方公车改革的大幕。

“从根本上讲,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只要不将公款放进自己腰包就不是腐败,对‘车轮上的不正之风’重视程度不够。”高波说。

竹立家也向记者表达了相同观点:“此类问题之所以久治不愈,根本原因在于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这说明,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特权思想、职业不平等思想、官本位思想,没有把工作岗位当成为人民服务的岗位。”

竹立家认为,不仅要推动公车改革,下一步还要加大对专车的改革力度,切实取消特权用车。改革还应当涉及到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为下级干部形成示范效应并起到带头和表率作用。

王敬波认为,公车治理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建章立制是关键,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责任追究,要进一步建立公车使用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公车数量和使用经费。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对公众和媒体反映的公务用车突出问题及时督办查办。同时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公车配备使用和费用支出情况开展专项审计。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