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乡村振兴 福州人才 福州都市圈 金融
榕视频 讲述福州 乌山时评 听福州 福州365·百姓

深刻把握新常态的辩证法

2015-07-22 10:26:26来源:人民日报

  速度与效益的辩证法

  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点,应辩证看待速度的变化。一方面,应看到速度与效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甚至停滞状态,就谈不上什么效益。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效益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仍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维不动摇,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另一方面应看到,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确实存在偏重数量扩张、过分追求高速度的问题,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现阶段,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是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的增长,是更加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人民群众能够得到更多实惠的增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投入与创新的辩证法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因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二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后者主要取决于技术和产品创新。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发展越来越少依靠要素投入,越来越多依靠技术和产品创新。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强调的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也应看到,任何生产都是以一定的要素投入为基础的,没有要素投入就谈不上要素配置的效率。特别是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增加要素投入就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就是说,生产要素投入的规模和质量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货币经济,所有产品、要素和经济活动都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和运动起来。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需求,生产要素流动缺乏货币流通保障,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下去。如果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过少,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就难以保证具有一定价值量的商品和生产要素按正常价格进行交易,就可能引起物价下跌、生产过剩、失业增加、经济停滞甚至经济危机。从这个角度看,货币供应量与商品生产量或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技术和产品创新而缺乏有效市场需求和充足货币供给,经济发展就无法正常进行。发达国家虽然有比较强的创新能力,但经济陷入持续停滞状态而无力自拔,主要原因就在于此。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相关新闻
本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