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一
轻信网友
40多万元没了
27岁的福州女士小林,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上班。从小就是乖乖女的她话不多,生活基本上两点一线,人际关系也很简单。看着身边的女子一个个都嫁人了,她也有些着急,于是学着通过网络交友。
去年5月,小林网上认识了一个江苏男子黄某。对方自称未婚,愿意与小林恋爱并结婚。可是到今年6月已一年多了,小林还没见过黄某的面,而黄某多次向小林和她母亲借钱。借钱的理由是:“我们都要结婚了,我想创业做点事业再来找你。”小林母女信以为真,除了拿出自己的积蓄还向亲友借了钱,凑够40多万元转账给了黄某。
原本黄某答应今年5月来福州结婚的,可是迟迟不见人影。最近,小林母女再次接到黄某要求借钱的电话,已拿不出钱的她们,才开始怀疑黄某的动机。
专家剖析
别轻信
以结婚为目的的借钱
婚姻家庭咨询师刘旺说,恋爱的目标是结婚,其核心是以两人的真实情感为纽带。小林与黄某除了信息上的沟通,并没有实质的情感发展。他们自己都不了解对方,不知道两人是否适合彼此,更没有信任的基础,因此女方借出去的钱被骗的可能性很大。
刘旺说,小林和黄某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婚姻契约关系,就有了大额经济往来,违背了婚姻成立的规则。婚后的投资与收益才是共同财产,婚前只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个人行为。因此,不管男女双方是怎样的关系,都不要轻信以结婚为目的的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