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6月13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翁宇民 刘琳)在昨天上午举行的第六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大会学术发言中,专家学者围绕船政文化与弘扬民族正气、船政文化与抗日战争,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其中爆出一些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历史冷知识以及重读历史的全新视点。
中国全民海洋意识
谁开始唤起?
演讲者:谢必震(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论沈葆桢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谢教授说,历史上的沈葆桢功名显赫,他创建了福建船政局,创办了福建船政学堂,殚精竭虑建造舰船、呕心沥血组建中国海军;临危受命,亲率中国军队驱除侵台日寇。沈葆桢演绎的这段历史,充分代表着中国古代海洋发展观向近代中国海洋发展观的转变。沈葆桢所代表的船政文化、民族精神,在历史实践的发展检验中已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作用,中国人开始注重海洋的发展,中国人的海洋意识逐渐发展起来。
谢教授说,造船、航海、海军、海防,唤起了中国人的海洋意识,可以说到今天才开始上升到实质性的高度。近些年来,东海、南海的问题,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提出,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才迅速地得到提升。回顾沈葆桢的海洋发展观,让我们明白,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多么重要。中国必须从近岸走向近海,从近海走向深海,中国的战略防御要大大地朝外推。沈葆桢早在100多年前就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可惜我们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中国抗战果实
被谁偷走被谁掩盖?
演讲者:王远义(台湾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意义》
王教授说,在台湾讲课时他曾问过学生,二战时英美军人伤亡多少,中国军民伤亡多少?几乎没有人能答得上来。实际上,二战时,美国和英国的军人各死亡40万人,但是中国军民的死亡却达到1500万人。那中国的损失这么惨重,为什么战争结束,在世界各地,包括台湾的教科书、他到西方去留学时,所看到日本投降的照片都是麦克阿瑟受降的那张照片。1945年日本人在南京向中国人投降的照片并没有为世界所知。
王教授表示,日本总是宣称自己是被原子弹打败的,冷战之后各方势力的对抗更是抵消了抗战中的真实面。日本从中获利,它后来一再声称:“我是战败国,我是被原子弹打败的。”日本本身固然是原子弹的受害者,但它也是战争的加害者。它一直在强调它是原子弹的受害者,要的是涤清那种战争的罪恶感。它不敢面对、不愿意承认在中国被打败的事实。谁提供了日本可以逃过良心的审判和谴责?是美国!美国人不停地在好莱坞花钱拍二战片,那都是在争取战争的解释权,垄断战争的果实。所以我们两岸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不能光痛苦地去讲被侵略的个人情感,还要认清另外一些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