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5月27日讯(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陈鸿星 通讯员 杨长平 蓝水凤 陈立烽/文)储户的银行卡未离身,密码也未泄露,卡内资金却莫名其妙地被人转走。近年来,这类金融犯罪在我省各地不时发生。很多时候警方难以破获,即使破案,作案者已经花光钱款,无力偿还。受害者找银行索赔,但往往遭拒,最后只得与银行对簿公堂。
银行对储户的损失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储户自身又该承担多大责任呢?就此,本期说事释法精选了我省法院近期宣判的几个典型案例,希望能对广大储户有所启示。
【案例一】
手机中毒导致盗刷 银行不用赔
厦门市民陈女士办理了一张银行卡,与支付宝绑定,并开通了快捷支付功能。去年1月20日凌晨,陈女士的银行账户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支付宝平台快捷支付转出了6510元。直到当天傍晚,在接到支付宝公司的电话后,她才得知自己银行卡内的存款被他人取走。她随即挂失和报警。警方目前仍对案件进行侦查中,尚未抓获作案者。
事后,陈女士查询通话详单发现,从事发前一天开始,她的手机就频繁地向一个归属地在江西南昌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事发当天共发送69条短信,每条短信的间隔时间都很短。就在银行发送验证码后的几秒钟,陈女士的手机又接连向这个号码发送短信。
陈女士认为,支付宝和银行没有尽到安全保障的职责,索赔遭拒后,她将这两家告上法庭,要求连带赔偿她的经济损失。
厦门市思明区法院经审理认为,相关证据证明,事发当时,银行已通过短信向陈女士的手机发送了验证码,履行了应尽的通知义务。交易密码及动态验证码理应只有陈女士本人知晓并掌握。而陈女士缺乏证据证明银行的交易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或漏洞。陈女士同样缺乏证据证明支付宝公司在其账户资金被他人使用过程中存在违法或违约行为。结合事发当时陈女士的手机存在异常,可以推定他人通过她的手机窃取重要信息并进行交易。因此,法院认定陈女士应承担全部责任,驳回了她的全部诉请。
该案承办法官解释说,这起案件不同于传统在ATM机上交易的案件类型,从实际网上交易流程可以确定,诉争的两笔交易系凭陈女士银行卡的信息完成的,而交易当时她的手机存在异常,她银行卡的重要信息已被他人窃取并进行交易,可以认定系陈女士未能对其重要信息尽妥善保管义务而导致损失的产生,应对此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