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没了 咖啡馆有什么意思
城市建设步伐紧逼,两座300米高的双子楼与沙坡尾矮旧的老屋形成强烈对比
5月11日,思明区政府、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关于厦港沙坡尾避风坞封闭管理》的公告。6月10日起,这里将进行封闭整治,不再作为船舶停泊点,长期停靠的无证船舶和外地船舶需全部驶离,不再停靠作业渔船。
按照官方说法,沙坡尾片区将从硬件设施升级、文化精神塑造、人文素养凝聚等进行整体提升改造,着手从渔船上岸、避风坞清淤、避风坞沿岸路面修整、危旧房改造、沙坡尾历史再现和社区营造再造“玉沙坡”。厦门相关部门考虑将具有历史价值的渔船进行复制和修缮,重新放到避风坞,整体改造方案也正在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
方案还未最终确定,但民间呼声高涨,表达出保留原生态渔民文化的强烈愿望。厦门小鱼网曾发起投票,其中,喜欢原汁原味,不希望沙坡尾改造的有2476票,占83%,而希望改造的仅有493票,占16%。
厦门港发源地
现在的沙坡尾,是历史上玉沙坡的一部分。
“厦门港的发祥地就在玉沙坡。”厦门市文化局原局长彭一万介绍,厦门港的开拓以渔港为伊始。清朝,厦门港是一处月牙形海湾,与如玉的沙滩连成一片,称为“玉沙坡”。明末清初,郑成功开辟了东西洋贸易通道,厦门港逐渐成为渔港、军港、商港三位一体的重要海港。
厦门博物馆原副馆长何丙仲说,从1685年至1784年的百年间,玉沙坡成了海峡两岸厦门——台南的唯一对渡口。清代官员横渡台湾海峡时,出境返厦,都须先往这里的朝宗宫、风神庙祈福。
扬州八怪之一、清代大画家黄慎受邀赴台前,曾住在玉沙坡海关小馆,并创作《鹭鸶寿石》,画了海滨的白鹭和岩石,现藏于扬州博物馆。而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鲁迅也常到玉沙坡海滨散步。1927年1月15日,他离开厦大去广州,也是在玉沙坡乘船。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朝宗宫被周围民宅日渐挤占。本可停泊约80艘百吨位渔船和百余艘小型渔船的避风坞,因环岛路、演武大桥建设,于2002年11月关闭。2004年,厦门市政府宣布废止沙坡尾渔船避风坞。
大船无法进入,一些小渔船还到此停靠,包括很多漳州龙海的渔船。近10年来,渔民们渐渐聚集,在岸上贩卖海鲜,形成了现在的鱼市。
而在沙坡尾附近,是厦门鹭江道商务中心和厦大旅游经济商圈,高楼大厦崛起。很多人担心,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这片厦门港发源留存地,是否会在城市建设的推进中被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