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理论·实践·知行论坛】
在过去的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可喜成绩。进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关键之年,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高的能力和水平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在重要环节破解瓶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动力,为全面依法治国扫除障碍,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保障,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改革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如今,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倒逼着改革深化和体制转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审视,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把握,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要扫清体制障碍,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实现这个根本转变,出路、动力和成败在于改革。我国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问题,最深层次原因仍然是体制机制不完善。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完善。只有不失时机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要建立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律体系,为向法治社会的转型扫除体制障碍。30多年来,我国的“法制”社会转型与改革进程相伴相行。今天,全面依法治国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依然存在,选择性执法问题突出,司法不规范、不透明、不公平为群众所不满;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尚未根除。让法治真正成为社会常态,就必须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体制改革,从体制上规范和制约权力,加快全面依法治国进程。
——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制度健全完善,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表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六大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