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做面膜比较试验:保湿效果与售价不成正比

2015-05-07 14:38:5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消协做面膜比较试验:保湿效果与售价不成正比

  面贴膜样品单价与保湿效果图.

中新网5月7日电 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对市场上销售的宣称有保湿功效的26款面贴膜商品的比较试验结果,中消协在测试面膜保湿功效的同时,也对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防腐剂、激素、荧光物质等安全性内容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保湿效果与其售价不成正比,有的样品售价虽然较低,但是其保湿效果较好。资生堂与SK-II面膜样品产生荧光现象,但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无法确定。

保湿效果与售价不成正比 一些样品售价低但保湿效果较好

面膜是涂或敷于人体皮肤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集中护理或清洁作用的产品。因面膜能快速改善皮肤状态,日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面膜作为日常护理程序。尤其是近两年,面膜市场持续升温,不仅品牌众多,既有进口面膜,也有国际品牌国内生产面膜,还有国产品牌面膜,而且种类繁多,按功效宣称分有清洁、保湿补水、美白祛斑、抗衰老面贴膜等;按形态分有面贴膜、膏(乳)状面膜、啫喱面膜、及粉状面膜,按产品材质分为纤维面膜和胶状成形贴膜。

众多的面膜产品中,具有保湿功效的面贴膜深受消费者喜爱,消费者认可度高,消费群体广泛,市场占有率大。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保湿面贴膜,除了根据自身的肌肤状况外,性价比无疑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此次比较试验的26款宣称具有保湿功能的面贴膜样品由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11家商场、超市和直销店购买,样品面贴膜单价从折后每片3.0元到191.7元不等,涉及品牌多为目前在我国市场占据份额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正常健康的皮肤角质层含有10%-20%的水分,以维护皮肤湿润和弹性。由于年龄、气候环境的变化使得角质层中水分含量降低至10%以下时,皮肤就会变得干燥、起皱以至于脱屑。保湿化妆品的保湿功效是通过其含有的主要功效成分——“保湿剂”来实现,保湿剂种类多样,常用的保湿剂有多元醇类保湿剂(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等)、透明质酸(HA)、乳酸及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类保湿剂、酰胺类保湿剂、葡萄糖酯类保湿剂、胶原(蛋白)类保湿剂、甲壳质衍生物和脱乙酰壳多糖等。

本次比较试验中,26款面贴膜样品中的保湿剂以甘油、丁二醇、透明质酸、丙二醇等居多。其中甘油是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是化妆品中最早使用的一种优质保湿剂,也是化妆品柔软剂,对皮肤具有柔软润滑作用。透明质酸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现在通常用生物工程技术的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水溶液具有高黏度以及具有高的粘弹性和渗透压,具有优良的保水和润滑作用,但价格较贵。消费者在购买保湿化妆品时,可以通过阅读商品标签了解添加保湿剂的种类。

化妆品保湿效果越好,皮肤角质层中水分含量增加越明显,皮肤越滋润、光滑,越柔软有弹性。化妆品保湿功效的评价可以通过单次使用产品评价其短期效果(通常不超过24小时),也可通过连续多次长期使用评价其长期保湿效果(一般为4周以上)。

本次比较试验参照《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QB/T4256-2011),在恒温恒湿环境中由志愿者单次使用面贴膜后,利用仪器无创性的评价面贴膜在6小时内的保湿效果。测试过程中,将测试面贴膜及空白对照随机分布于受试者左、右前臂内侧。产品单次使用,贴敷时间为20分钟。分别在产品使用前和产品使用0.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和6小时后,利用皮肤水分测试仪(Corneometer)对产品使用区和空白对照区分别进行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测试。每款面贴膜样品有24人参加并完成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样品面膜使用后短期保湿效果有明显差异。26款样品在用后半小时测试,皮肤水分都有所增加。但是,26款样品之间的保湿效果差异显著。皮肤水分含量最多的增加了32.38个单位,最少的只增加1.28个单位。使用后皮肤水分含量增加值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使用面贴膜0.5小时后测试,有17款样品的皮肤水分增加值大于10个单位;用后2小时后,有9款样品的皮肤水分含量增加值大于10个单位;6小时后,只有3款样品的皮肤水分含量增加值大于10个单位。

样品的保湿效果与其售价不成正比。有的样品售价虽然较低,但是其保湿效果较好。(中新网生活频道)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