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牛散十年长线投资捕获牛股:炒股需要做功课
福州新闻网4月30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杨剑峰)他30岁就成为专职股民,在20多年的炒股生涯中,前十年更多的是摸索,总结经验,其间一度亏光三分之二本金。2005年以来,他东山再起,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长线投资风格,凭借前期充分挖掘,屡屡捕获收益翻倍的牛股。如今他的粉丝团已有上千人,每天都会有股民打电话或者在线上咨询。
炒股曾大幅亏损 向人借钱度日
1991年,市民谢先生开始进入股市,两年后,他辞职成为专职股民。在随后的十年炒股生涯中,他有过收获的喜悦,也尝到失败的苦涩。谢先生昨日告诉福州晚报记者,早年炒股他什么方法都试过,主要以短线为主,一路追涨杀跌,有赚有赔,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2003年,谢先生遭遇了炒股生涯中最难过的一段时期。“当时不但赚的都吐了回去,而且连本金都损失了三分之二。”谢先生说,由于频繁交易,有些好的股票即使买到了也守不住,不断错过。对于这段投资经历,谢先生不堪回首,他称,当时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向亲朋好友借钱用于短期生活周转,为此夫妻还多次争吵。
长线持有 捕获不少牛股
有了这一次经历,谢先生投资风格开始转变,更加注重行业和个股研究,并且一旦买入就会耐心坚守。2005年以来,谢先生投资上了快车道,顺风顺水,屡次捕获收益翻倍的牛股。
2007年2月,谢先生重仓买入大红鹰(现已更名为香溢融通)的股票,这家公司的大股东是烟草公司。谢先生说,在买入此前他就跟踪多时。此前他看到一则消息,称烟草公司要剥离非烟草资产,他由此判断上市公司今后有可能要转型。“公司到底如何转型?”谢先生进一步联想,他查询发现,大股东烟草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已有介入典当等类金融业务。直觉告诉谢先生,“肥水不流外人田”,上市公司业务重心今后可能会慢慢转型到类金融业务上。事实印证了谢先生的判断,在利好消息不断公布后,2008年1月,谢先生选择落袋为安。这一仗让谢先生享受到了牛市和个股完美结合所带来的“红包”——资产快速膨胀近5倍。这也是他炒股以来单只股票收益最多的一只。
在看好股票的同时,谢先生并不急着马上介入。在充分挖掘一只长线股时,他一般还会观察3个月到半年。他说,在这段时间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消息是否真实,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并适时修正投资策略。“总之,在重仓买入一只长线股票时,我会很慎重。”
“金牌”善意提示要重视
在谢先生的眼里,炒股需要做功课,只要有空,他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研究行业、个股报告,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经济和政策走向是最主导的东西。”谢先生说,这是炒股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行业和个股,才能做到点面结合,在正确的道路上顺势而为。
同时谢先生特别看重监管部门的风险提醒。4月28日,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发布11条风险警示词条,再次提醒投资者要做足功课。谢先生说,今年监管层通过各种方式发布了多道“金牌”提示。早在今年2月,证监会就发布风险提示词条,明确提出“股市有风险,不要卖房炒股、借钱炒股”。4月16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上海提醒投资者要保持理性、冷静。“虽然市场顶离政策顶还有一段距离,但投资者不能忽视监管部门的提醒。”谢先生说,2007年股市一路高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也发出了好多道“金牌”提示,甚至当年主流媒体都升格动用本报评论员进行风险提醒,结果股市涨到6124点后就开始下跌。当时他虽然没有在最高位逃顶,但在看到连续风险提示后,他在股市掉头下跌到5000多点清仓,保住了胜利果实。
针对新股民不断入市,开户炒股,谢先生说,散户参与投资的资金最好是闲钱,不要借钱炒股,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另外,短线交易虽然有的也能赚到钱,但普通客户追涨杀跌的最终结果是亏多盈少,不妨在个股和行业了解的基础上适当尝试长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