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信访督查组赴地方化解积案 自称不是包青天

2015-04-22 08:29:43来源:新京报

双向规范的“信访公开课”

去年5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 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开始实施。《办法》规定,越级走访事项将不被受理;应到省内而未到省内信访的事项,或者信访事项已经复核终结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来访接待部门将不再受理。

数据显示,2014年5月,进京上访人次同比下降56.4%。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在此次督查开始前的统筹实地督查工作座谈会上提到,去年5月份以后,到国家信访局上访的人数下降了36%。

但是,就此次督查的信访事项来看,仍有部分越级上访情况存在。南昌县的陈小东就曾越级进京上访,并因在中南海扰乱公共秩序受到北京公安机关的训诫。在督查中约谈陈小东时,朱选文特意问了句,“你上访是先到县里还是先到市里?”

陈小东摆了摆手,“当然是先到县里。不能越级上访。”

朱选文说,十八大以来,国家信访局先后推出了施行逐级走访、推进网上信访、打造阳光信访、实行信访事项满意度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这次督查中,检验这些改革措施在基层的落实、落地情况,非常必要。

他打了个比方,这次督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视为双向规范的“信访公开课”。

“双向规范意味着,这个信访公开课所面向的对象不只是信访群众,还包括地方政府。”朱选文说,地方政府是首先要被规范的对象,因为他们通常是强势的一方。

“信访公开课”的说法,还多次出现在地方政府的口中。按照惯例,每件信访事项的最后一个规定动作,是由督查组向地方政府反馈督查意见。反馈会上,面对督查组提出的意见,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均表态说,中央督查组在督查过程中处理信访问题的方式和技巧,对他们来说是一堂值得学习的信访课。

丰城市市长金三元就在反馈会上提出,丰城也要学习中央督查组的工作方式,在市里筛选信访事项开展督查。

“督查不能走了就完了”

从3月20日出发到4月1日返回北京,中央督查组赴江西组用12天时间完成了对13件信访事项的督查,基本上是每天1件。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信访事项的选择有着多重考量。国家信访局督查室主任潘建民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信访事项的选择主要有两个标准。首先是信访事项是否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国家信访局会重点选择涉及人数较多的事项,主要是征地拆迁等涉农信访事项。第二是地方政府对信访事项的办理程序是否规范。比如说有没有按照逐级走访的要求来接待老百姓,是否及时办理信访事项,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有没有避重就轻等等。

“今年会对数百件信访事项进行督查,选择的概率是千里挑一。”潘建民透露,国家信访局已开始筹备将在5月份进行的下一批督查,目前正在选择信访事项。

有访民向记者表示担心,督查组走了,地方政府不按照督查要求处理信访事项怎么办?

“人虽然回来了,但是仍在跟踪,会一直跟到问题解决。”潘建民说,对于每一件信访事项,地方政府都要向省联席办报告,给出解决信访事项的时间表。对于督查的整体情况,国家信访局还将汇报给中央领导。

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表示,督查后解决问题还有个过程,不能走了就完了,需要后续跟踪环节。信访事项实地督查后,由提供信访事项的原业务司室继续跟踪督查建议的落实情况,并报告信访事项的化解情况。她还提到,督查结果一定要公开。公开以后是一个考验,对地方政府和部门也是倒逼。

朱选文告诉记者,各业务司室跟踪督查建议的方式一般是打电话或者发函,对督查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解。“也可能再去实地督查。”

如果出现督查组走之后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的情况怎么办?舒晓琴表示,督查工作不仅要推动问题解决,还要和问责相结合。如果确实是地方对信访事项不作为、乱作为,造成问题久拖不决的,该问责的要问责。

“下一步督查,我们要加大问责的力度。如果不问责,一些地方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舒晓琴说。(文中信访人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贾世煜 江西报道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