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之子:父辈流血不是为让小撮人得利(图)

2015-04-20 09:06:45来源:新京报

随访问团赴日拍中日友好纪录片

2012年,陈人康第一次去日本。

年轻时,他在抗日电影里看到日本国旗,会恨得咬牙切齿。

他关于抗战的记忆不仅来自父亲的讲述以及史料,更有“亲身”感受到的。1938年的午城井沟战斗中,陈士榘被日军炮弹炸伤,震裂的左耳膜使他落下终身听力残疾。

陈人康称,家中原有很多父亲在战争中的遗留物品,包括缴获的战刀,使用过的4把手枪等,但这些物品已先后捐赠给博物馆、纪念馆。

时代的变革让他在花甲之年迎来一个使命。

2012年5月末,陈人康随《暖流》访问团前往日本,为中日建交40周年拍摄一部反映战后中日友好交往的大型纪录片。

访问团团长为陈赓大将的儿子陈知建,50名团员几乎都是抗日将领的子女。

“没有人能比我们的父辈更深切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寄希望于通过那段不幸的历史让两国人民明白和平的意义,世世代代不再战。”谈及此次赴日,陈人康说他心情复杂,“心里还是放不下那段屈辱和仇恨。”

随访问团到了日本,看到街上的日本国旗,陈人康还是觉得不舒服。

那一年,也正是钓鱼岛事件最受国人关注之时。尽管《暖流》因钓鱼岛事件而未公开播放,但陈人康认为,日本之行还是颇有价值,“拍摄途中认识了很多为中日友好长期甚至终生努力的人,理解了中日两国是近邻,维持和平友好才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