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海丝”与文学有个约会 闽派文学前景可期

2015-04-07 10:26:52来源:福建日报

弘扬海丝精神创作文学精品

著名作家在泉州文学座谈会上发言摘要

福建日报4月7日讯(记者 刘益清 林剑波)3月31日,2015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采风团的全国著名作家们,在泉州与本地30多名作协会员,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文学“对话”,关于“海丝”题材,关于文学人生,关于文化理想,关于传承与创新——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泉州在千年发展中,吸收了大量先进的外来文明,积淀下肥沃的文化土壤,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邱华栋:泉州的“海丝”景点非常有特色,挖掘“海丝”题材,不要仅限于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歌舞等艺术,打造《印象泉州》或《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方来客》等作品,全方位展示这里的“海丝”文化,成为像《印象丽江》一样的城市文化名片。

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民族文学》原主编叶梅:宋元时期,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成为中国通往海外的重要沿海城市,也形成了包容、开放的地域性格。泉州融合了海内外多种文化和宗教元素,历史底蕴深厚,人文魅力独特,这对多民族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泉州作家的作品有一种纯粹的力量,尤其是一些女性作家的散文,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天津作协副主席肖克凡:福建“海洋文化”令人印象深刻,泉州的博大、包容、敢于开拓的海洋精神,也潜移默化浸润到泉州的文学中。与内陆地区相比,泉州人具有一种珍稀的海洋性格,这是闽人的集体精神文化。我说一句大胆的话,闽人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文化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文学创作同样是这个道理,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希望泉州人也把自身的文化特点发扬光大。

河北省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关仁山:文学创作要从精神文化角度来概括,把记忆里的生活细节串联起来,这需要创造力和对时代的把握力与理解力。通过撞击与融合,文化不断滋养着文学。海洋文化是泉州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泉州人的生命图腾,从文学创作这个角度来说,泉州文化值得好好研究。

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楚:文学可以带给我们一种力量,我们在写作时,并不是事先预想着文学会给我们带来某种东西,这是一种虔诚的心态。泉州人在长期的对外开放、交流中,形成独特的人生理念与精神信仰,希望泉州文学也树立自己的自信,创作更多有精神厚度、有地域特色、有“海丝”内涵的优秀作品。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陈应松:福建与湖北,在文学史上,有一些奇妙的缘分。泉籍文化名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对湖北文学的发现,影响甚巨。湖北著名的文学流派“公安三袁”,与李贽关系匪浅。“公安三袁”在文学创作上提倡的“心灵说”直接受李贽的“童心说”的影响。

上海闽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潘向黎:我虽然从上海来,但我内心,一直记着自己是福建人,我把上海当异乡。在泉州,更能让人理解什么叫“形而上”。泉州最可爱的地方在于,几个老朋友,有的进清真寺,有的进基督教堂,有的进佛寺,各干各的,做完礼拜、烧完香,他们再出来一起喝铁观音,互不干涉、兼收并蓄,我觉得这是一种境界。泉州还有张很令人羡慕的品牌,就是弘一法师晚年在泉州住了1

4年,最后在泉州圆寂。他给泉州留下那种“形而上”的东西更多,成为文化和宗教的积淀。

福建省作协主席杨少衡: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历来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保护和宣传,不仅是文学家,就连普通的老百姓思想里都有非常强的“海丝”文化意识。现在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海丝”文化建设带来全新机遇,也为文学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

分享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