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金能否继续增多?”“社保缴费基准可以降低一点吗?”“能否减少对工薪阶层的税收?”百姓期盼提高可支配收入,百姓的“账本”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点,他们纷纷就社会保险和个税调整等热点民生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任沁新 建议企业养老金增幅上调至15%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说,国家最近几年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在逐渐增加,有数据显示,近10年养老金平均增幅为10%,而城镇职工工资也在不断提升,平均增幅为14%,国家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有所下降。
保障退休职工的养老质量,就必须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实质上就是提高养老金的数额。按照5年内(至2020年)养老金替代率升至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55%目标,建议每年企业职工养老金增幅应在15%左右为宜。
全国人大代表樊进军 不能追求高工资忽视“三金”
“每年,我们公司要为职工‘五金’拿出300万~500万元,这不是一笔小钱;但是,只要能负担得起,还是会按时为职工缴纳。”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樊进军说。
对于“把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全部转交给社会”的呼声,樊进军表示,想法很好,但目前在我们国家还不太现实。樊进军说,现在有些年轻人更多地考虑提高工资,而忽视了“三金”,在他看来,这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任。他建议年轻人,不能一味追求高工资,要重视“三金”,“这是对自己住房、看病、养老的一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