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临近家门口的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越来越受到老年人及家属的青睐。
近年来,安泰街道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如何”重要指示,主动承接福州市居家社区养老集成改革试点任务,探索形成家门口幸福养老“1234”服务模式,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更是已获“福建省民政厅首批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荣誉。
安泰街道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看看~
一、“多点联动+养老”
深入推动居家社区养老集成改革试点任务,将安泰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分为11个功能区,狠抓四个特色服务,通过“1+4+N”的智慧养老联动服务模式,与4个社区服务站联动,链接多方资源建立养老服务联盟。
目前,安泰照料中心平台已为8571人建立长者信息档案,累计服务长者102300多人次。同时通过分析平台数据,挖掘长者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特色,打造核心城区养老新模式。
二、“食堂学堂+养老”
针对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通过“政府引导,运营商微利运营”的形式,协同社会力量就近为老年人一日三餐提供方便可及的服务。以“长者食堂”为纽带延伸服务,联合区老年大学,创新推出“长者食堂+学堂”助餐助学服务模式,为老人提供主题多样的线下和线上教学服务。“长者食堂”为老人提供“一荤两素一汤一饭”10元优惠套餐,满足“户籍在鼓楼且年满60周岁以上”条件的长者以自愿的原则到长者食堂就餐。
安泰照料中心长者食堂作为鼓楼区第一家长者食堂,目前日供餐可达100人,累计就餐老人达6万多人次。同时引入长者学堂,累计组织活动462场,参与活动长者超1.4万人次。街道长者食堂工作获得人民日报、福建新闻频道等多家媒体点赞。
三、“健康管理+养老”
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健康养老服务质量,安泰街道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探索因地制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一是搭建医养融合平台,提高照护服务能力。由安泰街道照料中心对接辖区医疗服务资源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安泰照料中心内设康复理疗和训练区,累计服务5400人次;与医疗机构签约开展医养合作,为1670名长者建立健康档案,慢病跟踪管理的高血压长者1442人,2型糖尿病长者932人。
二是引导购买专业服务,夯实医疗服务保障。照料中心承接方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街镇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每周开展1次以上巡诊活动。
三是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提供便捷就医机制。入住中心老人全部与街镇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协议,通过家庭医生为入住老人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多阶段照护+养老”
安泰照料中心提供“日间照料+喘息短托+长期全托”三种照护模式,设置床位73张。累计提供日间照料2800多人次,喘息短托100多人次,现有长期全托26人。
探索“接地气、合民意、惠百姓”的养老服务项目,在做好日间照料、精神慰藉等7类标准服务基础上,以照料中心为基点,向外辐射服务范围,依托辖区家政机构、卫生机构、康复机构等优势资源,推出康复训练、医养结合服务等特色化服务,使照料中心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智慧养老、助餐助学、健康管理、悉心照护,安泰街道打出了一套挖掘需求、提升服务的养老“组合拳”,让辖区内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享,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