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聚落遗存 补充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材料
探究和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一直是中国考古届十分关注的课题,今年是中国考古百年纪念,这个时间节点,就是源于1921年河南仰韶遗址的发现。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7000年到5000年。在此次参评的项目中,有两项分别占据了仰韶时期的一头一尾。他们是山西夏县师村遗址与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
山西夏县师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南15公里,距盐湖7公里,地处中条山北麓,青龙河故道的河曲地带,是晋南发现的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早期聚落遗址。2019至2020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在师村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年以上的石雕蚕蛹和黄河流域最早的夯土遗存。
师村遗址出土的4枚石雕蚕蛹,是我国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蚕蛹采用中条山的花岗岩制成,简洁地故勾勒出蛹的头、腹和尾部,酷似家桑蚕。在距今6000年以前,意味着黄河中游的先民们崇尚桑蚕,很可能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为探索丝绸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作为仰韶文化中晚期面积最大的聚落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了大型环壕3条,大型中心居址区1处,三重环壕,分布于居住外侧,内壕周长约1000米,中壕周长约1500余米,外壕残存周长约1600余米,三重环壕分别通过木桥和实土的门道与外界相连,大型中心居址位于内壕内部,有两道围墙和内壕合围形成封闭的半月形结构,面积达18000平方米。
双槐树遗址大型建筑群初具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特征。以其为代表的郑洛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型聚落群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重要材料,是距今5300年前后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