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星星的孩子”会有光芒
志愿者在教自闭症患者作画。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张中尧 摄
东南网11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张中尧 文/图 )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蕉城区金涵乡的宁德市蓝丝带助残帮扶中心。一个个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一幅幅色彩艳丽的水粉画、一件件色彩斑斓的手绘T恤,整齐地摆放在教室的展台上。这些,都是帮扶中心自闭症青年的作品。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通常表现为社交能力发展障碍,沟通能力发展障碍,狭隘、重复、刻板的行为。我国在1982年首次认识自闭症,2006年将其归为精神残疾。学习成长、迈入社会、与人交流……在常人的生活轨迹中,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艺术——他们融入大众的桥梁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常被比喻成“来自星星的孩子”。对他们进行干预训练,其难度相当于把“星星”拽到地面。
在帮扶中心,正有七八名大龄自闭症青年在宁德师范学院志愿者的帮助下组装手工艺品。“小康,你看,这块零件应该拼在哪里?对,是这里,比上次熟练多了!”今年16岁的小康在外表上与志愿者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在熟练地拼装一个手工艺品后,他马上开始下一个的拼装。
小康2周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2003年,康伟带着小康来到山东青岛一家康复培训机构。“当时,孩子3岁多,看着和刚出生的婴儿没什么两样,吃喝拉撒都得伺候。”康伟回忆道。在康复培训机构的专业指导和康伟的悉心照顾下,小康的情况渐渐有了好转。2009年,小康来到宁德一所小学就读一年级。
“去年,小康领到了小学毕业证书。一路走来,很感激社会给予我们的包容。”康伟说,希望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方式,让孩子慢慢学会与人交流。
明年6月底,16岁的小余就要从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初中毕业了,如今的他已经具备基本的社交和自理能力,还画得一手好画,这让他的母亲余晓玉对孩子的未来不再迷茫。
“我走了,孩子怎么办?”这几乎是所有大龄自闭症患者家庭最大的顾虑。由于缺乏职业训练机构,走出校园后,许多自闭症患者最终回归家庭,无法独立。但医学研究证明,经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长大后,能够具备初步的自理能力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
余晓玉感慨地说,所幸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掌握了绘画技能,具备了社交和自理能力。希望能多设立几所针对自闭症患者的职业培训机构,让更多的自闭症患者家庭看到未来的希望。
技能——他们走进社会的力量
“养老院嫌他小,孤儿院嫌他大,放精神病院孩子害怕。”电影《海洋天堂》的一句台词,折射出自闭症患者的尴尬处境。
蕉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一位负责人说,现在全国有上千家低龄自闭症儿童康复培训机构,但是大龄职业训练机构却连十分之一都没有。特教校毕业以后,这些自闭症孩子没有公立的学校可以读书,只能在家里待着,或者去一些托养机构。余晓玉说,许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资金,等到孩子长大后发现他们仍然没有康复,就逐渐失去了信心。
缺乏职业培训,没有单位愿意接收,大龄自闭症患者社会劳动就业基本空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了让这些“星星的孩子”绽放光芒,去年以来,宁德市蓝丝带助残帮扶中心积极对接师院志愿者加入其中,共同开展针对大龄自闭症青年的辅助性就业活动,志愿者教导帮助自闭症青年制作手工艺品、画画、手绘T恤等手工制品进行义卖。
帮扶中心负责人周老师说,我们想让社会更多人了解自闭症这个群体,关注大龄自闭症青年的生存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康复、发挥所长、融入社会。目前帮扶中心会定期开展义卖活动,将这些手工艺品进行义卖,义卖所得将全部作为自闭症青年的劳动报酬。
“每周定期来到这里就是希望他能学会自立,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独立完成一些辅助性劳动,成为依靠劳动获得尊严和价值的人。”大龄自闭症患者小游的母亲说。
宁德市残联党组书记凌庆贤告诉记者,去年,残联收到蓝丝带助残帮扶中心申请后就积极协调,提供场地及配套资金。改善自闭症患者的生存状况,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关注和包容,希望更多的企业和商家能够接纳自闭症患者就业,让更多自闭症患者走出阴影,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