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海湾生态红利
水产养殖户们被清退后,是否将失去生计?
东山为被清退的养殖户们,规划了两条转型路线。
“我们正推进集中生态养殖模式,在铜陵镇、陈城镇等乡镇规划了集中养殖区,鼓励养殖户从禁养区迁往可养区,并推广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标准化养殖池塘等模式,扶持发展优势品种产业、休闲渔业等。”康美镇党委书记蔡猛添表示,该镇已完成了马銮湾、金銮湾海域养殖清退工作,目前正引导养殖户从粗放养殖转向精细养殖。
融入东山旅游业大潮,则是转型的另一条路径。来自当地旅游部门的数据显示,2017年东山共接待游客643万人次,同比增幅近7%。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县接待游客21.15万人次,同比增长26.42%,打破了“冬季即淡季”的局面。
尽管东山旅游市场日益红火,但发展瓶颈依然存在,譬如旅游产业和海岛渔村文化融合度不高,老百姓旅游业参与程度较浅等。如何提高原住民参与性,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共同分享海岛旅游红利,是当地旅游产业规划的新课题。
何雪艺希望通过渔村振兴计划,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计划对渔村民俗文化特别是渔村传统手工艺、海岛渔村婚礼习俗、渔村节日文化等进行挖掘与梳理,并将其开发成互动性、体验型的旅游产品。”何雪艺说,如此既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东山岛旅游产品体系,又能够带动传统渔民广泛参与。
作为“净湾行动”的重点乡镇,康美镇同样积极引导养殖户转产转型。“我们定期聘请专家与产业带头人,为有意转产的养殖户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康美镇办公室副主任杨莉娜表示,为丰富本土旅游业态,当地将以芦笋、青枣等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乡村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同时依托寡妇村展览馆、谷文昌纪念馆、林日瑞廉政公园等文化资源,规划红色旅游专线。(记者 张辉 黄如飞 谢艳荔 通讯员 林华艺 殷琪)
记者手记>>>
把传统渔民吸引到旅游业中
□本报记者 谢艳荔
近年来,东山倾力打造生态旅游岛,通过海湾整治、清退无序的海域养殖等措施,逐渐修复、改善了海洋生态,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
然而,当地政府也注意到,在旅游业红火的背后,发展瓶颈依然存在。当前,旅游消费需求已经从景点观光,发展到休闲度假,继而发展到全方位体验。随着层级的提升,旅游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于是有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需要全民参与,这既是旅游业向深度发展的需要,也是全民分享旅游红利的必然要求。东山旅游要突破瓶颈,也必须要向全域旅游、全民参与转化。
在东山改善海湾生态,产业转型升级之际,当地政府应出手,引导提升传统渔民对旅游业的参与热情,并为他们提供培训,通过民宿改造提升、开发渔村文化、建立土特产销售区等方式,吸引他们来参与。甚至,先期可以通过安排就业、定点采购、输送客源等方法,帮助渔民、养殖户尽快转岗旅游业,实现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