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九十二

王和举:坚守传统文化的沃土 提倡文艺家应有诗的情怀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王礼林

  【人物名片】

  王和举,男,汉族,漆画家,1936年生,籍贯四川富顺县。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王和举:坚守传统文化的沃土 提倡文艺家应有诗的情怀

王和举。

  《火烧赤壁》:汉代硝烟久寂寥,东坡一赋继风骚;丹青绘事原无谱,跟着心中感觉描。

  《兵车行》:老杜文章世所尊,兵车诗句更惊心;我今以此为图画,漆彩淋漓见泪痕。

  若在国画上看到题诗可能不觉得稀奇,因为那叫“人文画”,但你见过专为漆画配的诗吗?上面这两首正是。作者平仄规范,短短数言,将作品内容、创作意图,清晰传递给观者,以期达到共鸣。

  作者就是王和举。王和举是四川人,川人特征非常明显,一开口是浓重的“川普”口音;而他的脾气更像极了川人的最爱——辣椒,谈话中常能感到一股浓浓的“呛”位。他的观点清晰,旁人要想动摇很难,而且时不时还指出不同见解,一针见血。

  因为真性情,王和举说话直来直去,不留余地。也正因如此,他一直坚持在自己漆画实践中坚持 “技艺”和“文化修养”两手都要抓,导致他深居简出,在外人眼里是“隐士”,更像“怪人”。

  何怪之有?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他,至今从未举办过个人画展,连个人画册都没出过,接受媒体采访更是凤毛麟角。

王和举:坚守传统文化的沃土 提倡文艺家应有诗的情怀

王和举作品。

  28岁创作漆画《盐场》在全国美展一举成名

  “百里滩涂碧浪推,横阡直陌杂银堆;我喜天然点线面,盐工摇橹咏而归。”他如三岁孩龄般,捧书朗诵,并饶有趣味地讲解起每句诗意,露出童真一面。

  该诗,是他为同名漆画作品《盐场》所配。殊不知,正是他这样的“怪人”,为福州漆画走向全国,做出了很大贡献。

  1964年,王和举终身难忘。他携漆画《盐场》,参加了第四届全国美展。要知,那年漆画才刚被允许作为单独画类参展。随即,其作品从其他漆画中脱颖而出,成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首张漆画。

  “做多大贡献不敢当,对当时的我,只是一心想把心中的艺术构想完美呈现。”回首这段往事,王老如此说道。在他的讲述下,仿佛回到了那个“左风正刮,群众出生活,领导出思想,画家出笔”的特殊历史时期。

  1964年,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华诞,举办了第四届全国美展。与历届全国美展不同的是,全国六大行政区的入选作品就是本届全国美展的入选作品,都要送展到北京,大大增加了参展作品数量。由于彼时广东没有漆画送展,福建因此获得难得机缘。

  对细节,王老记忆犹新。他说,那时一批画家被集中在省文化局招待所——黄巷小黄楼搞创作。“省委宣传部领导也来作了指示,要求我和师范学院油画家陈运义、出版社版画家王维宝,三人同时到东山岛体验生活,分别画出有关‘东山岛防风林’的磨漆画、油画、版画。”

  但此时,王和举“自我”的一面展露无遗了。什么“防风林”,领导是一根清晰的树干都没见着,反倒是看到了一幅取名《盐场》的漆画。只见:海边一望无际的滩涂上,盐工们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晾晒的、推车的、包装的,奏响了一曲高亢的的劳动之歌。

  “到了东山,防风林并未使我产生任何灵感,反倒是海边那片方格子盐田,和穿插其间的点、线、面及其倒影,强烈地吸引了我。”谈起此事王和举说道。随即他便画了一张风景写生,完成构图后在福州美工校三位毕业生匡白、秋芳、祥灶协助下,用“台花填彩”技法,历时21天完成。

王和举:坚守传统文化的沃土 提倡文艺家应有诗的情怀

王和举作品。

  提倡一切文艺家都应有点诗的情怀

  “紫气东来信有期,白须老者黑牛骑;关山迤逦朝西去,函谷传经漆写之。”这首诗叫《老子出关》,也是王老为同名漆画所做。

  关于漆画和诗歌的关系,技艺与文化的关系,王和举有着清晰的阐述。“我搞创作,看重意境,我觉得它的有、无、深、浅都能看出作者素养的高低。而意境就是诗的境界,就是所谓‘诗意’。诗的核心就是写意,若作者没有一种‘境界’的追求,何来意境?”

  他甚至还提出:“漆画作品,最显著的特点都是有历史感、朦胧美,漆的优势就是写意。因此,漆画和诗歌有巨大关系,甚至一切文艺家都应该有点诗的情怀。”

  有件事不得不提:王老尤其钟爱楚文化。在他书房,记者看到了一幅名为《九歌·国殇》的作品;一位楚国将军,身披坚执锐,英气逼人。该画选自其漆画《九歌》组图,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写而成的楚辞《九歌》。《九歌》共11篇,王老选取了其中9篇进行创作。

  谈起为何钟爱楚文化,他认为:楚文化是漆艺术的文化根源,绕开楚文化谈漆艺,无异于无根浮萍。他说,我们最早的诗歌经典《诗经》《楚辞》出现在远古的先秦,都非常优美深刻、缠绵悱恻,极尽抒情之能事。尤其是楚辞,讲究浪漫主义,海阔天空,无所不包,把我们带入到一个神秘的艺术境界,这就和漆的美感颇有相通之处。

  “你到博物馆去看先秦的楚漆器,简直就是可视的《离骚》。秦灭了楚,却灭不了楚文化,马王堆漆器就是实证,它达到了光辉的顶点。”王老加重语气道,“唐宋以后至今,虽然也出了些精巧之物,但那品味岂能比拟。楚文化和漆文化在我心中如此崇高,以《九歌》来做我的漆画题材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该题材,王和举曾先后做了两次。何解?原来,目前省美术馆收藏的《九歌》是其1978年重画的。此画真正开始创作是在1963年,当时他得到了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的大力支持,并调来现代漆画奠基人李芝卿大师的亲传弟子施萱荣配合。作品完成后不久遇到文革,不知去向,于是便有了1978年的第二次创作。

王和举:坚守传统文化的沃土 提倡文艺家应有诗的情怀

王和举作品。

  母亲和姨妈的家教打下国学基础

  用文化为漆艺注入“思想内涵”,正是王和举一直提倡的。他就像一头固执的老黄牛,用自己的坚守,非要在漆画上撕开一条口子:漆画家不但能在漆艺上精益求精,也能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蕴。

  他有两个坚守,一是只画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里的人物、故事,二是为每幅画配首诗。因为漆画特殊性,诗无法上画,他便把为每幅画所题的诗,在本子上记录下来,并把诗意嵌入到实践创作中。这便有了文章开篇的几首诗。

  究竟王和举“文化种子”是何时种下去的?这就要走进他的成长环境。

  1936年,王和举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里。父亲民国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母亲四川大学外语系毕业。家族古籍藏书丰厚,长辈们对史籍方志、文集诗赋、百家杂说,甚至是医经方略都有很深造诣,多少对其都有熏陶。

  其出生不久父亲便病逝,母亲和姨妈成了他人生第一位老师。姨妈是川大历史系教授,和母亲一起,给了他最好的启蒙教育。

  “天尊地卑,乾坤定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丽乎天者,日月星辰。润以雨露,鼓以风露。”王老翻开旧书柜,展示了其保存至今的小时课本,并逐句念开,就像多年老友相见,笑逐颜开。该书名叫《小四书》,共四册,是他的国学启蒙读物。

  “每句四字,内容深入浅出,兴趣盎然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最初认识。”他说,“最重要的是,包括唐诗、古文等古典文学的学习,为我今后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功底。”

  童年的回忆,除了学习文化,就是画画。幼年王和举也爱涂鸦,家中白墙,最终必会留下他用木炭所画的“得意之作”。其此生首次接触漆,也是幼年,家中打家具用的朱漆,也被他拿来当颜料,专门给人物画眼睛用。

  谁能想,仿佛命中注定。画画的爱好,以及这一“点睛之笔”的漆,最后竟结合成“漆画”,成了他的毕生事业,也成了让他人生璀璨的“点睛之笔”。

  高考之际,爱画画的王和举毅然报考了四川美术学院。因为被一只画着金鱼在水中游弋的漆盘感动,最终他选择了工艺美术系漆器专业。

  他很感激自己此生能在福州实现自己对漆艺爱好的追求。他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当得知被分配到福州工作,对自己毕业去向是如此评说的:“漆器专业的学生到福州工作相当于炼钢专业的毕业生到鞍山工作。”

  “福州是中国漆艺的首善之区。”他说,他还将继续坚持自己的漆画之路。

王和举:坚守传统文化的沃土 提倡文艺家应有诗的情怀

王和举作品。

  【各方评说】

  吴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工艺美术》1985年第1期,《王和举和他的漆画》一文里写道:

  《九歌》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的古文和历史知识外,还得力于他的装饰性绘画修养。那种突破时空观念的构图,那柔中带刚的线条,还有那富丽典雅而又略带民间风味的色彩效果,无不说明他在装饰性绘画方面的功力。

  孙曼亭(福建省漆艺大师),在专著《福州脱胎漆器与漆画》中《大美不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和举》一文写道: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王和举沉浸艺术,态度真诚,他的漆画艺术也和他的为人一样儒雅真诚,成为当代漆画艺术不可多得的经典......他的古代题材的漆画作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显示了他对此类题材娴熟的驾驭能力和对历史、文化、古典独具只眼的理解,他的漆画作品,流淌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无限眷恋之情。

王和举:坚守传统文化的沃土 提倡文艺家应有诗的情怀

  王和举作品。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有:《盐场》《鼓浪屿》《老子出关》《兵车行》《火烧赤壁》《版纳风情》等。漆画《岩上春秋》获第10届工艺美术“如意杯”大奖一等奖;与陈明光一起创作大型漆画三联画《闽南人家》获福建省“争艳杯”一等奖金杯。《九歌·山鬼》《火烧赤壁》等作品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卷》。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