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四十三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邱陵

  【人物名片】

  林瑞武,1953年出生,福州人,曾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知青、工人、教师。1984年毕业于福建艺校编剧大专班,198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理论研究班。曾任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副主任,现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成员,民盟福建省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系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闽都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林瑞武

  眼下,福州闽剧院正铆足了劲筹备排演新编原创剧目《银筝断》,该剧剧本被列入2016年度国家文化部剧本扶持工程,这部精品剧本出自国家一级编剧林瑞武之手。

  林瑞武是活跃在戏剧创作领域难得的既搞理论研究,又有丰硕的创作成果的学者型剧作家。后来,他担任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具体分管全省戏剧创作的组织与辅导工作,费尽心血地帮助一部部剧作登上省级乃至国家级大奖的领奖台。而他的作品也包揽曹禺剧本奖、田汉戏剧奖、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等荣誉。

  创作、研究两不误的他——忙,成为工作的常态,可他却甘之如饴,乐在其中。忘我工作,源自他心底对戏剧的热爱,他把这半生结缘的戏剧比作“漫漫人生路上形影相随、不离不弃的朋友”,因为戏剧令他“有了追求,有了目标,有了安身立命之处;有了友谊,有了自信,有了尊严,有了思想的表达、情感的抒发与心灵的寄放之处。”他说,“我要感谢戏剧。”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

  日前,福州新闻网《闽都大家》栏目记者来到林瑞武家中,倾听他长达30多年的付出与坚持,领略他饱含深情与思考的“诗剧人生”。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2012年9月,林瑞武在曹禺剧本奖颁奖典礼上的留影。

  自幼爱好文学,兵团岁月种下编剧梦想的种子

  林瑞武的文学爱好始于小学。“我是在华林小学念书的,当时似乎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很喜欢看书。”林瑞武的班主任有个大书橱,课余时间,他因学习好,爱看书,而受老师的特别关爱,额外可从中借阅些小说、纪实文学和科普读物,而作文总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常被当成范文朗读给同学们听,还张贴在学习园地里。

  但是,真正给他以文学启蒙的却是文学被禁锢的动乱年代。说来也蹊跷,他因一个偶然的机缘住宿在原福州三中被封闭的校图书馆中,出于好奇心和对文学的热爱,他偷偷掀开藏书柜的封条,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创业史》《三家巷》《苦斗》《红日》《牛虻》《红与黑》等一批中外文学名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他被招入福建生产建设兵团,远赴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农场,平时执行武装看押任务,农忙时也得下田干农活,后当了文书,写点宣传报道。很快,他的文学功底被领导所赏识,安排他为团文艺宣传队写些小剧本、小唱词。1972年8月,一纸调令下来,他被调往第三师的邵武贮木场,担任创作员。

  这个贮木场可不一般。“那时候,这是全兵团文体人才的集中地,是三师旗下条件最好的单位。”林瑞武又惊又喜,自己能从一般的兵团劳动、工作中脱颖而出,从事文艺创作,是莫大的荣耀,令人称羡不已。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林瑞武在尹桂芳上海居所采访。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过去的兵团创作员不止是纯粹的动笔头。平时,林瑞武还要在制材车间里做工人,搬板皮,绝对的“体力活”,湿冷的冬季,厚厚的手套都磨破了。去伐木场、林场演出时,宣传队的战士们在台上演,他就在后台拉大幕、插换背景幻灯片。

  此间,他创作了《车间战鼓》《竞赛红旗》等充满“革命激情”的小剧目,虽然真正排演的不多,但也给他培养了基本的舞台感觉,更在心底撒下梦想的种子:他要成为一名专业剧作家。

  恢复高考后,恰逢上海戏剧学院招生,林瑞武在战友的帮助下,坐上开往上海的火车去参加考试,不料竞争异常激烈,他名落孙山。“我心里挺酸楚,对自己说,如果再有机会,一定还要去。”林瑞武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正的圆梦之旅要从1981年算起。当时,福建省艺校首届编剧大专班对外招生,还将延请福建省戏曲研究所专家和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来讲课。林瑞武寄去以前的作品,拿到准考资格。

  “招考只收十多名,通过初试的有150多人进行竞争,除了考语数英基础课,还有专业考试。”林瑞武回忆,在专业考试中,考官当场拿出一幅画,要求在三个小时内完成一个小品剧本,还要求两小时内完成一首诗,最终他凭借良好的兵团创作功底突出重围。

  三年的学习后,他被分配在福建省戏曲研究所,即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前身。1985年,因缺乏戏剧研究人才,所里安排他去北京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理论研究班深造。这两年,他聆听了现代戏剧理论奠基人张庚、郭汉成等名家讲授的课程,看了200多部中西剧目,接受最专业、最高等的系统学习。

  回到地方后,他专攻戏剧研究、戏剧评论,发表了大批理论文章,在国内戏剧界逐渐崭露头角。特别是合著《福建地方戏剧》一书,填补了福建地方戏系统性学术专著的空白。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别妻书》剧照

  潜心打磨《别妻书》夺曹禺剧本奖,钟情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福州人

  在戏剧理论研究之余,林瑞武应邀参与创作了现代戏曲《父与子》;90年代中期,他独立创作了反映兵团老知青生活的话剧《哦,梨花洲》等作品,一经演出,好评如潮。

  “或许是因为年轻时代所做的剧作家之梦挥之不去,又自认为自己所受过的编剧专业训练的资源不应浪费,我又开始兼顾剧本创作。”林瑞武这一转换跑道,开启创作生涯的丰收年华。

  2012年9月初,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4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获奖名单在湖北潜江揭晓,全国共有8部剧本获奖,林瑞武创作的新版闽剧《别妻书》榜上有名,是当年南方戏曲中唯一得奖的作品。

  回想起登上领奖台的感受,林瑞武依然很激动,“在中国戏剧编剧眼中,曹禺剧本奖是皇冠。我从事戏剧创作近30年来,获过省内外不少奖,但拿到曹禺剧本奖还是头一回!”

  2000年,他应福建电视台《大视野》栏目之邀,撰写一部关于福州女人的电视专题片。由于要写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他就逐字逐句地把《与妻书》读了一遍。读完以后,他就被林觉民感人肺腑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在信中,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儿,笔下却尽是绵绵柔情!”他决定写成剧本。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林瑞武在巴黎理工大学讲授《中国地方戏剧》。

  为了写好剧本,林瑞武曾十多次到福州林觉民纪念馆拜访,感受林觉民当年的生活情景、音容笑貌。他还专程去了趟广州,到当年起义指挥部与起义军攻打的两广总督署的旧址考察,并到广州中山图书馆,埋头查了3天资料,阅读了百年前《南粤报》关于广州起义的相关报道。

  “20多岁的年轻人,用那么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国的荣辱;那一去必死,可又如何与怀孕的妻子交代?一封《与妻书》情感如此浓烈,前前后后又充满着戏剧冲突。”在他脑海中,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回到家乡福州组织敢死队,与妻子生离死别,直至写下《与妻书》的动人情景一一得以清晰还原。不久,《别妻书》就在他手中诞生了。

  本世纪初,福州闽剧院相中了《别妻书》,将这部戏搬上舞台。林瑞武说,“一部好剧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2008年林瑞武重写《别妻书》,一边写一边落泪,写到《江边送别》一场时,几乎无法控制地浑身颤抖。新版交给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排演。

  12年来,剧本经历大改十多次、小改无数次,被打磨得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曾荣获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第11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最终一举夺得曹禺剧本奖。

  《别妻书》后,林瑞武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他相继端出了《黄乃裳》《枫落寒江》《银筝断》《闽都游子》等作品。“我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对一百多年前从福州走出来的仁人志士心怀崇敬,我觉得自己有责任用艺术形式演绎他们的动人故事。”林瑞武说。

  即将由福州闽剧院排演的《银筝断》,讲述戊戌六君子林旭和妻子沈鹊应的故事,这也是首次将沈鹊应作为主角搬上戏剧舞台。此前,由福建芳华越剧团排演的《枫落寒江》讲述近代才子林纾翻译法国名著《茶花女》经历的一段人生际遇,剧本曾获田汉戏剧大奖。

  加上《别妻书》,这三部作品被林瑞武命名为“闽都人杰三部曲”。用戏剧展现波诡云谲的近代风云历史,林瑞武意在“写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风潮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

  站在现实的角度去审视,林瑞武认为,这是那一代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的努力,是那一代思想进步的福州人的“中国梦”,这对人们认识与反思那段历史或许有意义。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青年时代,身穿戎装、腰间别着手枪的林瑞武。

  甘当文化耕耘者、保护者与守望者,呼吁加强保护方言

  事实上,林瑞武并不满足于做个单纯的剧作家,他自觉担当起文化耕耘者、保护者与守望者的角色。

  身为省艺术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副主任,林瑞武平时还负责全省剧目创作的组织与辅导工作,长年累月与剧作者、剧本、剧团打交道,帮助出谋献策,劳心伤神,为他人做嫁衣裳。可以说,近些年来福建推出的优秀剧目中,大多都凝结有他的一份心血。

  同时,他曾主持和参与了如《福建省戏剧精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海西城市群建设的文化定位与规划》《加强福建特色文化产品创作与传播》等多项关涉福建文化建设的课题调研,为闽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传播尽到了一个文艺工作者、学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戏剧、曲艺等地方艺术存在的土壤,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重视方言的保护,但一次对福州等地青少年使用方言的调查令他忧心忡忡。“我们对200个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会说方言的只有三成不到的比例,如果年轻一代都不说方言,那地方艺术就会走向衰亡、消失或变异。”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越剧《枫落寒江》剧照

  为此,他组织课题小组深入调研,并形成详尽的报告,提交给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对于加强方言保护,他提议,政府应在其间发挥主导作用,除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等现代传媒、公共交通双语报站、倡导地方艺术进校园演出等营造方言学习和传播氛围外,也可以考虑在区县以下的公务员和国家事业单位考试中加试方言作为参考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方言考试成绩优秀者,调动社会学习、掌握方言的积极性。

  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戏剧怎么办?对此,林瑞武并不认同,“其实不是他们不喜欢,而是他们没有机会了解和接触。”

  他举了个例子,《别妻书》在第11届中国戏剧节上展演时,观众是来自集美大学的师生,座无虚席,演出过程中,不时有掌声响起,演出结束时甚至还有女生像追星一样找演员们签名合影。后来,林瑞武在和学生们交流时,有学生感叹道:“想不到地方戏剧原来也这么好看!”

  在他看来,戏剧的普及要从青少年抓起,让戏剧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或组建戏剧兴趣小组,教他们如何欣赏戏剧,加深他们对戏剧的认识,让他们在戏剧中感受美的熏陶。

  当然,剧作家也必须与时俱进,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戏剧的创作必须要注意一点,观众走出剧场之后,要思考什么?甚至观众可以忘掉剧中的琐碎事件,但永远忘不掉感人的细节,从而引起思考。”

  坚守戏剧园地30多年来,林瑞武坦言“很累人”,但他至今记得一个场景:《黄乃裳》在马来西亚诗巫演出,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名福州籍华侨被深深打动,黄乃裳后裔泪眼模糊,围簇着他真诚地致谢,当地市民撑着雨伞站在广场上观看演出,大雨滂沱不肯离去。每当回想起来,他就会感受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从而忘记创作的艰辛,涌起不停写下去的冲动。

  如今,年过六旬的林瑞武仍然“马不停蹄”,跋涉在充满鲜花与荆棘的诗剧旅途。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闽都游子——林瑞武戏剧作品选》

  【各方评说】

  王安葵(著名戏曲评论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瑞武是从青少年起就有志于戏剧创作,几十年坚持不懈并且取得了值得重视的成绩,他的作品证明他是一位有很好素养的剧作家。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善于体察人物细致微妙的感情。瑞武写了许多篇文章论述福建剧作的特点和发展进程,瑞武的创作当然也与文化底蕴深厚的八闽环境分不开,与剧作家们相互影响分不开。但读他的作品又感到,它们与其他作家的作品都不相同,瑞武有他自己特有的风格。这对一个剧作家来说,也是重要的素质。

  何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林瑞武能以研究带创作,化理论为实践,隽永独到的艺术构思先后创作了话剧《哦,梨花洲》,戏曲《汉武之秋》《别妻书》《黄乃裳》《闽都游子》等多部优秀作品。近几十年来,创作和理论的分野越来越明显,剧作家很少兼搞理论,理论家也很少人动笔创作。林瑞武却是目前活跃在戏剧创作领域难得的既搞理论研究,又有创作成就的学者型剧作家。

  自《汉武之秋》之后,林瑞武戏剧创作的突出特点是以福建地方的人物和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而在他选取的题材或人物中又清一色地将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林瑞武将知识分子的创业或革命经历及其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正是从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心灵的亲切体认出发,从知识分子应持有的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精神价值的责任感出发,以对这些戏的题材及戏中的主人公的格外钟情,才自信地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真实地表现出他们的心理和情感状态的,这也正是作品具有较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之所在。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林瑞武

  方李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闽剧《别妻书》是十年磨一剑,其间饱含着作为福州人的剧作家林瑞武对同乡先烈的敬仰、爱戴与感佩,以及纪述福州名人的使命感、责任感。闽剧《别妻书》的亮点就在于对女主人公陈意映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林觉民、陈意映二人关系的恰切把握:将陈意映“还原”为有点新式的传统女子,而不是有些传统的新女性甚而革命女性;并相应地将二人的情感归位为个人化、日常化的夫妻情感而不是革命伴侣、同志式的感情。这使得该剧超越出了一般描写英雄志士所必不可少的革命加恋爱的模式。尽管该剧也写革命,也写恋爱,但她所展示的情感,并不是我们习见的奠定在共同理想、信仰基础上的革命伴侣式的爱情,那种更偏于社会化、革命性的情感模式。

  席扬(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瑞武通过《枫落寒江》一剧使我们得知,他显然是以“还原”为主,并在戏曲要求规约中兼用“新历史主义”的某些观念。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通过“悬置意义”的手法使林纾这一人物的文化价值与现有主流见解相吻合,同时又通过对“林谢爱情”的细腻展示丰富人们的既有认识。

  对于《枫落寒江》这部剧作,林纾作为主要人物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使这个在一般文字作品中显得刻板无趣的人物活起来、活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活在人间活在日常,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达成的目标。《枫落寒江》的作者并没有刻意关注“性格”与“情节”孰大孰小,而是集中精力揣摩林纾在“旧爱”与“新爱”之间的选择困顿。林瑞武正是选用了本土叙事中“情节出性格”的元素,才使得本剧取得了意义与趣味共生、情节与性格并茂的效果。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林瑞武主编《福建省民营剧团生存状态调查研究》

  【代表作品】

  林瑞武专业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和戏剧创作,已发表《新时期福建戏剧文学的行程》《论戏曲现代戏艺术形式的戏曲化》《地方艺术与城市文化特质的共生关系》等论文三十多万字,与人合著出版了《福建地方戏剧》一书。

  创作有《父与子》(与人合作)、《汉武之秋》《哦,梨花洲》《别妻书》《闽都游子》《黄乃裳》《枫落寒江》《银筝断》《尹桂芳》等多部大型戏曲、话剧剧本,其中《别妻书》获中国戏剧文学最高奖——曹禺剧本奖,《枫落寒江》获田汉戏剧奖二等奖,《银筝断》入选国家文化部2016年度剧本扶持工程。

  主编出版国家文化部重点课题项目《福建省民营剧团生存状态调查研究》一书。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求学期间林瑞武与张庚、郭汉成两位现代戏剧泰斗合影。

责任编辑:燕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