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六十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邱陵

  【人物名片】

  黄启权,职称编审(教授级)。1931年9月出生于福州马尾亭江镇,今年86岁,现任福州市博物馆名誉馆长、《福州市志》副总编。

  黄启权长期从事宣传文教和党委秘书工作,历任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室、厅主任、中共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兼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市文联副主席、福州市博物馆馆长、福州市政府文化工作顾问。

  他主持修复林觉民故居、邓拓故居、琉球馆,参与修复了华林寺、于山大士殿、戚公祠等。此外,他提出并推动福州名城保护条例的制定、福州名人城市塑像,主参编《三坊七巷志》等著述20多部,被赞誉为“福州活历史、活文化”。

  他还担任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秘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党史人物传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文管会专家组成员、福州市党史研究会会长、福州市地方志学会会长。曾获全国中共党史人物传优秀成果奖、两次福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被列为福州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黄启权近照

  提起黄启权,福州文史界耳熟能详,他学问渊博,为人和善,一生勤勉,笔耕不辍,是闽都文化研究的老前辈。如今,要找87岁高龄的他并不是件难事,只要没有开会等公务琐事,他准在福州市博物馆的一间办公室内“上班”。

  参加工作至今,黄启权戏称自己只干了三件事情:党史、文物和方志研究,从门外汉变成专业人士,源于他勤学好问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经历三次退休:1992年,60岁的他第一次退休,但还兼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继续负责文史工作,并担任市政府唯一的文化工作顾问至今;1995年,他移交行政工作,专心搞研究、编务;2002年,年逾古稀的他辞去福州博物馆馆长一职,改任名誉馆长。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1998年5月,在福州与刘祖陛(左一)、卢美松(左二)和林利本(右一)合影。

  盛夏时节,福州新闻网《闽都大家》栏目记者走进黄启权的办公室,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书桌上、书柜里满满的都是书,《福州市志》《三坊七巷志》《闽都文化研究》……主题大多与福州文化和历史相关。角落里,一台电脑蒙着罩子,黄启权笑说,那是他和也已退休的女儿共同的电子“作坊”,两人每逢周末就在这台电脑上“码字”,目前搭伙写作及出版了《福州市文物志》《福州百姓文化》《福州近现代名人画册》等作品。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虽然年事渐高,黄启权却不肯服老。至今他还每天伏案写作4小时以上,一天审稿及写稿大约上万字,不仅平时,就连国庆、春节长假,也舍不得休息或参加应酬。与他交谈,论及闽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话题;说得兴起,他会紧抓来访者的手臂,将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和盘托出,眉飞色舞的神态令人几乎忘记他的年龄。

  1989年冬,黄启权挥毫写下“甘当无名英雄”以自勉,始终默默无闻、不计名利地辛勤工作,只为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对于福州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他将守护文化遗产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职责,作为毕生的梦想去追求。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福州百姓文化》

  出生“九一八”事变之年 爱国爱乡之情深植心田

  1931年9月18日,日军蓄意在中国东北挑起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史称“九一八”事变。这一年,黄启权出生在福州马尾亭江镇。

  孩提时期,他备感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苦,几乎是在战火中长大的,甚至还过着“亡国奴”的生活。因而,他能深切地体会到没有国、就没有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小立志报效祖国。

  从学生时代开始,黄启权就参与抗日宣传,追求进步,不满现实,进而向往革命,参加“反美扶日”爱国游行。解放初,黄启权较早地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积极投身学生运动,拥护“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个人文集《岊溪集》。

  入伍后,他更是饱含爱国之情,经常深入基层,宣传群众,为领导提供许多决策服务。

  2003年3月,他曾出版过一部自选文集《岊溪集》(岊,音jié,编者注),“岊溪”就是他的出生之地,用家乡的溪流作书名,可见主人对乡土风情的留恋。在前言中,他写道:“我出生在闽江临近入海处的北岸古合北里,闽江流过屋前,岊溪贯穿村中。……所以,岊溪是我的母亲河。她是我的根,我的源。我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怀念着她,眷念着她。”

  这部《岊溪集》共收录文章119篇,40多万字,分为三个篇章:名城·文物、方志·人物、党史·唯物。“半路出家,涉足文史。虽云浅薄,但不回头。”黄启权在书中自白,在研究时他尽量把“井口”开得小一些,但要挖得深一些,所写的几乎都只限于福州,即闽都一隅之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背后,是黄启权对故乡福州犹如赤子般的热爱之情。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1953年4月参加工作初期留影。

  首个撰写《王菏波传》 主持修复林觉民故居等文保单位

  1989年,黄启权退居二线,进了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早在1979年底,黄启权便承担了撰写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共早期的领导人《王荷波传》的任务。

  “搞好党史工作,是为了知古鉴今,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激励后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留存千秋的宝贵财富。”他认为,党史研究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分内之事,也是文史著述的开端,因此对于《王菏波传》,他集中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历经三年收集、整理,先后八易其稿,终于在1983年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十二卷,全文一万八千余字。

  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要收集资料唯有靠“跑腿”。黄启权说,当时留下的只有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资料》中约200字的王荷波材料,而且其中籍贯沿用历史的说法,把“福州”写成“闽侯”,牺牲时间把一九二七年十一月误为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史料如此匮乏,却要真实地再现王荷波波澜壮阔的一生,其困难不言而喻。

  从此,黄启权简直是寝食不安,在史书报刊,只要看到有“王荷波”三字就喜出望外,不论是史料还是传略,也不论是报纸还是杂志,立即摘录下来。为了搜集鲜为人知的史料,黄启权到处求教老同志、知情人、亲属;查阅档案不计其数;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共党史人物传》,甚至向全国各地征集资料,在反复考证和科学分析后,黄启权纠正了多项以讹传讹的记载,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为原则,秉笔直书,终于大功告成,《王荷波传》获得全国中共党史人物传优秀成果奖。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撰写王菏波的传记,此后不少研究王菏波生平的文章均引自该文。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王荷波传》

  修复名人故居,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时任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黄启权又一项“重任”。

  三坊七巷北隅,南后街与杨桥路交汇处,历经百年沧桑的林觉民故居静立于繁华闹市之中,门前矗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殊不知,在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林觉民故居险遭拆除。

  1989年,杨桥路面临拓宽,位于黄金地段的市级文保单位林觉民故居欲被开发商用于建设商品房。消息传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热心人士还在报刊发表署名文章,为完整保护林觉民故居呐喊。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2002年4月,赴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1991年3月份,市领导在林觉民故居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给文化工作者带来极大的鼓舞。黄启权说,同年11月9日,林觉民故居修复竣工,并辟作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正式开放,成为全省首家辛亥革命纪念馆。

  也就在那年,福州启动实施了多项全省乃至全国首创的紧急保护措施,首次对全市64处名人故居、历史纪念地和代表性建筑,比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挂牌。“到1992年1月,这64处场所全部挂牌。至此,过去没有覆盖到的、没有列入文保单位的文物点都得到了保护。”黄启权说,此举成为全国首创。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2012年1月在福州市博物馆。

  除了林觉民故居,黄启权还主持修复了邓拓故居、琉球馆,参与修复了华林寺、于山大士殿、戚公祠、严复故居等。

  修复邓拓故居最让黄启权记忆犹新,那时候遇到的是收回困难、拆迁困难、修复更困难。为了产权和拆迁,黄启权四处奔波,事情不论大小,他都努力做到不留后遗症,不存异议。“好事多磨”,邓拓故居年久失修,主楼破损严重,梁柱倾斜,屋顶雨漏,庭院荒芜。修复方案半年时间经过四五次修改才最后定案;又经过半年,按原貌修复了主楼,修整了庭院,恢复了自然景观,整修围墙、垒砌护坡、新设台阶;还把摩崖石刻、墨池和水井等古迹一一复原。

  为了完美地布展陈列,黄启权广泛收集图片、文字和资料,确定为三个部分:邓拓生平、邓拓著作和怀念邓拓,使这位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博学多才的闽籍英才重现于展厅。

  故居修复得到邓拓家人的大力支持,他们把最珍爱的邓拓手书中堂《鲁迅七绝》:“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赠送故居,高悬正厅,这幅书法苍劲拙朴,圆中有方,为故居增色不少。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三坊七巷志》

  推动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主编《三坊七巷志》共80万字

  1991年,黄启权给时任市委领导写信,提出保护福州文化名城风貌的建议书,很快获批示。福州文化名城的保护进入实质性阶段。为了保护名城,黄启权曾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发表文章,举办陈列展览,提出:保护三山,使名城增色;保护水面,使左海延泽;保护绿地,使榕城风流;保护温泉,使地热传宝。

  黄启权深知立法对保护名城的重要作用。从1989年4月开始,他推动制定《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经过8年多的艰辛努力,九易其稿,终于1997年元月经省人大批准,2月公布执行,使名城保护有了法律保证。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2011年4月,在福州闽都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与陈泽山(右)合影。

  保护文物,建设名城,需要盘点福州文化底蕴,为当代、为后人开发丰富的宝藏。正因为此,那几年黄启权一刻不敢休息,就算是新春佳节,也躲进办公室里审稿、编稿。

  1998年,福州建城2200年纪念活动前夕,黄启权参与编撰《可爱的福州》丛书,要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拿出一套七本的权威地方文史读物,这任务着实艰巨。在项目论证暨组稿会上,黄启权自告奋勇,认领了最难啃的一部《福州史话》。时任福州市文联主席陈章汉撰文赞叹黄启权:“这场战役打下来,笔者可是蓬头垢面,整个缩水了一圈,老黄却是声色不动,感觉是小菜一碟,才知姜还是老的辣!”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福州历史文化长廊。(网络图)

  紧接着的又一大“战役”,是如何在闽江北岸的220米长廊内,以花岗岩浮雕艺术形式立体地再现福州建城2200年的历史,黄启权和文化界专家配合,很快拿出概念策划文字方案,把福州历史事件和人物分9个篇章集中表现,所涉及古今人物达170多人。福州北江滨壮观宏伟的福州历史文化长廊就此横空出世。

  三坊七巷是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的博物馆,八闽精英的荟萃地,闽都非遗的展示台。在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前,黄启权奉命再做一次文化挖掘与调查。于是,他的腋下经常夹着一只黑色公文包,不辞辛劳、不厌其烦地深入群众、叩访前辈、调查文脉、遍搜族谱、辑编史料,圈内人戏称:“启权老先生腋下的黑包是一个珍贵的魔匣子,一座档案库,这个标志性的形象,也是宝贵文物,真该进行商标注册,同时投保。”

  2004年底至2009年,黄启权主编了一本厚达500多页的《三坊七巷志》,这项工程浩繁巨大,全书分为9章,共80万字。“这本书全面记述三坊七巷的风貌、变迁、古迹、名人和掌故,并突出三坊七巷的书香文化和民俗文化。”黄启权说,一句话,它是闽都文化的人脉、文脉之魂,它将复活人们对三坊七巷历史的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三坊七巷志》从福州古城总体保护的角度,把相邻相生的朱紫坊、鳌峰坊文化街区一并收入,彰显了福州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

  在“阅百集、汇千篇”的苦功中,黄启权说,“这辈子的晚年能与三坊七巷这个名字连载一起,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他的宣言,也是他那颗永远系念文化的心。

  眼下,黄启权又应市政协和市名城委的邀请,出任“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暨三坊七巷保护工作”史料征编丛书的主编,为编辑出版一套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福州“三亲”书籍而努力。其中,他负责撰写的《林觉民、冰心故居保护修复过程》《邓拓故居保护修复》《64处名人故居公布挂牌》《<三坊七巷志>的编撰》等四篇文章均已交稿,可以将精力投入全书统稿。

  弘扬闽都文化,做调查、编规划、抓修缮、搞著述,成为他30多年来的工作常态。忙碌带来的充实感,让他犹如年轻人一样精神焕发。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1998年5月赴香港,十邑同乡会领导授牌“倾心文史”,林铭森(左),郑存汉(右)。

  【各方评说】

  游德馨(原福建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古语说“文如其人”,从黄启权的文集中,可以反映出他的性格特点,即“爱国、敬业、诚实”。他勤学好问、自强不息,从花甲到古稀之年,埋头苦读,学习文史,探究文史。他还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几乎跑遍全市城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力求做到从理论到实践上弄懂、熟谙福州地方文史知识。他办事一丝不苟,从不含糊,讲究科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写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有话则说,无话则止。在考证中,他总是尽可能地取得第一手资料,发现错误,立即纠正,不搪塞,不诿过。他认为这是为人的起码道德。

  陈章汉(原福州市文联主席):老黄,原在市领导机关负责政策研究工作,后来担任省会博物馆馆长,兼市政府文化顾问。要顾要问,就必须对顾什么、问什么心中有数。于是常年以来,他常常是东家进西家出,马不停蹄,风雨无阻。其标志性形象,就是腋下挎一个背带弄得很短的黑色包包,上面印着些小字,一看就是各种纪念会分发的公文袋。你说这行头,像不像个“收电费”的?我和老黄相逗时,我损他是“收电费”的,他竟顺着竿子爬,说都这么说了半个多世纪,发了呀!

  他成天躲在市里给自己留下的市博物馆老办公室里,哪儿也不去,就忙着一件传统工艺:埋头!老黄忠当年是不是这种永远的临战状态?黄老的笔名是不是就是“黄忠”?呵呵!

  黄安榕(原福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在大名城,居住着一位“白首志千里,编修传薪火”的文博专家黄启权。他熟谙福州地情,热心家乡建设,把保护文物、维护福州历史文化名城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黄启权忙忙碌碌的快乐地生活和工作并取得巨大成就,这与他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分不开的。几十年来,其老伴杨秀珠全身心地料理家务,答理人情;女儿杨小红帮忙在网上收集资料、电脑打字、合伙写作等,才使他能够舒心、专心地投入自己立志追求的事业,既无“后顾之忧”,又有“前瞻之望”。

“闽都文化守望者”黄启权:白首志千里  编修传薪火

2014年2月返回故乡马尾东岐村。

  【代表作品】

  著有中共党史人物传《王荷波》《翁良毓》《方尔灏》《陈任民》《福州地区革命大事记》《东南名城福州》(合作)和《岊溪集》,主编《福州四十年》画册、《福州史话》《福州乡土文化汇编》《三坊七巷志》《辛亥革命与福州》《福州市志(1-8册)》(合编)。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