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林浦村:以文塑旅 古村“活”出新貌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谢敏

晨光初现,魁浦大桥上车水马龙,南江滨大道上熙熙攘攘。在热闹繁华的仓山区,静卧着一座千年古村林浦村。它历经朝代更迭,见证榕城蝶变,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焕发出新活力。

林浦古村位于南台岛东北隅,北临闽江,南靠九曲山,隔江与鼓山相望,内浦环绕成岛,包括濂江、狮山、福濂、绍岐4个自然村。

仓山林浦村:以文塑旅 古村“活”出新貌千年古村林浦村。

保护古村落 挖掘文化价值

走进古村,一眼可见各朝代的古迹,尤其濂江村文物古迹多且集中,在福州市乃至全省罕见。泰山宫(宋帝行宫)、濂江书院、尚书里石牌坊、宫保尚书家庙、进士街等古色古香的长街、文韵悠长的历史名人故居、鎏金铜瓦的古厝星罗棋布,可以说这是“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情。近年来,林浦村通过依托尚书文化研究会、文物保护小组申请非遗保护、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考证、文物古建筑安全制度上墙、查阅村志村史册等方式将村落里的历史文化遗迹系统管理保护,并挖掘历史故事,梳理汇编形成林浦文化读本。“我们想把林浦古村过去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也欢迎更多人来林浦古村感受我们的历史文化。”林浦尚书文化研究会负责人林钦顺说。

去年底,工作组就对濂江书院进行修缮,按照文物修复“最小干预”原则进行逐层补绘。“现在定期会有工作人员前来巡查,看看哪里有问题,哪里要修缮。”林氏第三十七氏后人林立琼看着如今越来越受重视的家族遗迹,十分感动。

仓山林浦村:以文塑旅 古村“活”出新貌濂江家风家训广场。

活化古村落 注入时代内涵

林浦村散落着先人灿若繁星的智慧,也凝结着无数文明传续的印记。“要让林浦村活起来,更要让林浦文化火起来。”这成了近年来林浦村一直探索的方向。

其中,濂江村走出了一条“既见新村又见乡音,既见新貌又留古韵”的新路子,将现代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融入传统乡村风貌之中,让自然环境、人文风情、村庄形态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在濂江家风家训广场上,镌刻着林浦村家风家训的石雕格外醒目,展示着林氏人物小传的文化长廊贯穿始终,这里已经成为村民散步、游玩的好去处。濂江书院以“养正心、崇正道、务正学、亲正人”四正文化为核心,成为省直机关工委廉政教育基地。林浦记忆馆向往来游客展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留住乡愁的主要承载地,至今已吸引各地区40余参观团近4000人次游览参观。已建成的“林浦安南伬非遗传习馆”目前已与林浦小学实现村校联动,在此基础上,由林浦四村主导的林浦文化“小小讲解员”也已在濂江书院“上岗”,非遗鸣鹤拳也已进驻校园,林浦已然成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新高地。

仓山区首个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一项项荣誉既是对濂江村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路的肯定,又为其发展提供了政策、资金、人才等源源不断的动力。

仓山林浦村:以文塑旅 古村“活”出新貌林浦记忆馆。

发展古村落 提升基础设施

近年来,林浦村致力于提升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吃、住、行功能短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仓山林浦村:以文塑旅 古村“活”出新貌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区配备的医用应急救治包。

道路通则百业兴。在林浦村,一条条狭窄、坑洼的乡村小道变成了如今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石板路,不仅方便了当地村民出行,也打通了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在林浦古村的一角,一个垃圾场经过整治更新成了一个可提供110个车位的停车场,实现旅游大巴“进村”。在村口村道,加装的一盏盏路灯实现整村亮化。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区配备的医用应急救治包,为乡村振兴托起了安全防线。新建成投用的公用厕所四处可见,提升了旅游公共服务。

游客量的增加,也为村民带来了增收。村民开起了农家乐,用本地的河鲜、家养的鸡鸭等当地食材推出一道道地道的林浦美食。当地的“林浦私房菜”“林桥农家菜”成了游客来玩必来打卡的“网红餐馆”,不到饭点便早早排起了长龙。

仓山林浦村:以文塑旅 古村“活”出新貌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推出地道林浦美食。

“未来,我们还计划鼓励村民将村里的一些房屋改造成为特色民宿,吸引游客‘留’下来,体验乡村‘夜’生活,也成为乡村旅游新的消费增长点。”濂江村党委书记林立贤说,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把“流量”变为“留量”。(记者 谢敏 文/摄)

责任编辑:马春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