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不隔爱 温暖一直在
晋安一隔离点医护人员连夜整理次日用于核酸检测的容器和贴码。(受访者供图)
2022年即将过半,疫情的动态依然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近来,从上海等地返乡、入榕的人员增加,隔离点作为抗疫的特殊场所,用关心与温暖筑起坚固防线。看,一个个不期而遇的暖心瞬间,连缀成有福之州的动人画卷。
“我是幸运的,因为你们在我看不见的门外守护。”不久前,结束集中医学观察的包女士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个约定:“待到酒店‘重新开放’,我要带家人过来吃‘四菜一汤’!”
刚到隔离点时,包女士因心有顾虑而手脚冰凉。很快,她就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安抚中平静下来。一日三餐让她记忆深刻,“一句‘餐来咯’,很像小时候妈妈喊大家吃饭。”
离开之际,包女士特地记下工作人员的名字,其中就有鼓楼区水部街道楼宇办主任林锦钟。“群众的点赞和鼓励温暖了大家,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林锦钟说。
医务人员在连江一隔离点为隔离人员测体温。(受访者供图)
温暖是一封感谢信,也可以是一个蛋糕、一份长寿面。
近日,在闽侯县甘蔗街道一隔离酒店里,唱着生日快乐歌的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蛋糕与长寿面,让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胡先生感动不已:“没想到在这也能收到祝福,感谢街道和酒店的贴心,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生日体验!”
“驻隔离点的专班工作人员在登记信息时了解到胡先生的生日,便安排酒店后勤人员准备生日蛋糕和长寿面。希望借此让隔离人员感受到社会的关怀。”甘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一项项“量身定制”的服务,让隔离点更有温度。近日,陈先生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连江,入住连江县一隔离点。“医务人员每天都来测体温,送来可口营养的饭菜。听着亲切的乡音,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陈先生说,到达隔离点后,工作人员特地来询问他的需求,告诉他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每天晚上“大白”还会来询问一遍,尽可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当得知一名隔离人员患有恶性肿瘤后,这个隔离点除了提供医疗服务,还特意安排专人关注其心理健康,帮其排解焦虑情绪。
把温暖送到隔离点的人中,有一群“疫”无反顾的基层工作者。他们化身“大白”,不计付出,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年轻,不怕累!”这是台江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林涌的口头禅。在新港街道的酒店隔离点,1997年出生的他是最年轻的一员,既当信息统计员又当报送员,工作依然有条不紊。
“预计今天凌晨郭先生会到达隔离点。”林涌依次通知酒店经理安排住宿、安保组接人、消杀组消杀。直到郭先生顺利入住,林涌才回房休息,此时已接近凌晨4点。“随时都可能有隔离人员送来,所以我的手机声音开到了最大,不错过任何消息,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为大家提供周到的‘一条龙’服务。”林涌说。
正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坚守,安抚了一颗颗焦虑的心。晋安区华林路的酒店隔离点,住着48名外地返榕需要集中医学观察人员,来自茶园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陆翠容和同事,睡觉都随身带着对讲机。
24日凌晨,突然响起的对讲机将陆翠容惊醒。原来是一名女青年吵着要离开,一场耐心劝导的“接力”开始了。陆翠容反复安抚对方无果。之后,她找来擅长沟通的医生对其开展心理疏导。第二天,指挥部领导再次上门慰问,终于让女青年安下心来。
隔离点工作人员总是想方设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在永泰县方舱隔离点,“外卖小哥”张泽钊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来回送餐,每天重复将近200次。
“我家人4点多会送东西来,可以帮忙取一下吗?”“忘记带洗漱用品了,能麻烦帮我买一下吗?”……送餐过程中,张泽钊也帮忙购置其他生活物资,他基本都要到深夜才能忙完一天的工作。“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每次收到大家微信上发来的一句句谢谢,又觉得辛苦都是值得的。”张泽钊说。(记者 莫思予 谭湘竹 林文婧 颜澜萍 朱榕 叶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