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来源:福州新闻网作者:王礼林

  【人物名片】

  张大钧,男,别名张禹,号兰息斋主,1943年4月25日出生,籍贯福州,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本科,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榕城十老书法沙龙成员。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国画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花鸟研究会会长,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高校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福州乌山画院、霞光画院、石狮画院特聘画师。2008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书法教育突出贡献奖”称号。

  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

  虽然儿孙皆在上海打拼,但是张大钧的心一直在福州。这不,今年他又和老伴如期返回福州过年,写春联,访老友,别提有多忙了。

  张大钧是谁?步入他的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写着“兰息斋”的匾额。该匾由福建省书法名家沈觐寿题写,绿字黑底,在古雅中透露出浓重的神秘感。

  而这种神秘感在他的书房内得到放大。十几平方米的书房内,地上书籍、纸张堆积如山。覆盖在上面的防尘布,倾诉了岁月的痕迹。“东西太多了,放不下,客厅还有。”顺着他的手指,文房四宝、各种石头、瓶瓶罐罐、椅子屏风等堆积得让人“无处立足”。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所编美术书法电教教材。

  精明、能干、诚恳,是张老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很健谈,语速快,而且思维敏捷,反应极快;虽已76岁,但是头发乌黑,气色也比同龄人好。

  关于张大钧,相伴一生的老伴对他的评价是“一头固执的老黄牛”。她说,张大钧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自己坚决不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还对儿孙提出同样要求。

  对于老伴的评价,张老笑而不语。他的自我评价是:一个追求诚信、真诚、懂得感恩的人。他说,哪怕老师、同事对他只是一点好,自己也要加倍对别人好。

  其实,张大钧是一个“艺虫”,与“书虫”异曲同工:对文艺极度热爱。对于文化人来说,能做到“诗书画印”皆绝,无异于攀登文化界的珠峰。而张大钧恰好精通书法、字画、篆刻,临“登顶珠峰”,用他自己话讲——只差“写好一首诗”。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

  喜欢兰花虚怀若谷,画花鸟雅俗共赏追求“书法入画”

  了解张大钧,要先从兰花开始。

  他的书房名“兰息斋”,字面意思是“兰花的气息”。他喜欢兰花如谦谦君子般的淡雅,同时虚怀若谷,不事声张。因喜兰他便频频画兰,对于志趣相投的朋友往往画兰相赠。

  其友人曾经如此写诗评价张大钧:“金工久积方寸间,百卉争艳兰为先,精灵鸟语传神韵,款款题咏近龙颜。力拔千钧著大器,修炼双馨未许闲,心源意趣笔墨事,坦荡君子得三山。”

  这首诗不仅点出了张大钧喜欢兰花,更点出了张大钧的艺术特色:擅长篆刻,同时书法、绘画也精通。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所著教材《每日一画——牵牛花》

  张大钧的篆刻在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时代精神的领悟后形成自我独特的风格。他以“秦汉”印为主,所刻之印,章法严谨,醇厚古茂,平中求奇,并在题款、用印等诸方面尤其考究。

  篆隶行草,张大钧样样精通,他说,“书画同源可以肯定,当有的画家落款书法没把握时,常常会找我解决。”

  张大钧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本科毕业,喜欢传统文化的他,主攻国画。要记住张大钧的绘画,只需记住他的几个绘画特色:他喜画花鸟和梅兰竹菊,他画的花鸟雅俗共赏、富有生活趣味;他笔下的梅兰竹菊有“梅的风骨、兰的神韵、竹的高风亮节、菊的傲霜”四君子之风 。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印作

  他的绘画特点是:书法入画。对书法笔墨的纯熟运用,让他在画国画时能挥洒自如,又不失严谨的章法。同时他善于创新,把大写意花鸟画放荡不羁的笔法与小写意严整、练达的特点融合在一起。

  尤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花鸟画。关于他的花鸟画,他的书画同好评价道:“在技法上继承传统,注重笔墨意趣,但又自出新意,潇洒自如的艺术表现,博大的风采气度,又与前人艺术表现与追求有着明显的时代差异。”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

  从教33年治学严谨,自强不息主张“悟性很重要”

  回顾走过的路,张大钧说:“很自豪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自1970年2月分配到华安二中任教到2003年退休,张大钧在教育系统一呆就是33年。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他有许多自己的教育理念。

  “治学严谨很重要,是我一生的追求。”谈到自己艺术上的坚守,张大钧说,“以篆刻为例,我很注意一个问题:无论如何,你刻出的字要在历代字典里要有,不能生造字,更不能有简化字的‘篆书’。”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作品

  有件事他印象深刻。有次,一位朋友让他刻一个名字印章送给领导。当张大钧拿到所刻人名字时,犯愁了:所刻人名里有个字篆书没有。

  他说,篆刻是一门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以刀代笔、以冲、切刀,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形态。为不闹笑话,张大钧花了几个小时,查阅《康熙字典》等资料,以调查该字历代字典有没有。最终查出该字隶书有,便用隶书刻了印。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作品

  “不论做什么,我觉得悟性很重要,人要自强不息。”聊天过程中,“悟性”是张大钧嘴里的高频词。除了勤劳,更要靠不断领悟、心摹手追,最终通过实践去体验、掌握。“书法、篆刻,固有师傅领进门,但更多靠自己领悟。”他也借此讲述了自己与艺术结缘的故事。

  张大钧小时体弱多病,被过继给大舅当干儿子,也正因此,遇到当画家的五舅林志萱。五舅彼时为生活在家里为工厂绘制出口绢画,张大钧一到休息日就跑去看画画。初中、高中时期,他买了各种工具书开始自学。到了大学,通过系统学习,他的画艺大大提升。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作品

  而他练习书法,属“因祸得福”。在他小学读一年级的时候,因得急性肾炎不得不休学一年半。在休学期间,父母送他读私塾。在私塾里,除启蒙读物外,他在专人辅导下练了一年半的毛笔字,打下初步基础。

  到初二时,由于郑公亮老师推荐参加福州市书法比赛得了二等奖,他深受鼓励,开始正式有意识地练习书法。由于没钱买字帖,他一看到帖子便借来临写,甚至单线勾字拷贝,自学颜体、魏体,尤其钟情于清道人魏碑。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

  勠力推动福建书法教育,强调教师品德修养

  虽为美术教师,但为推动福建“书法教育”发展,他倾注了很多心血。福建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就是张大钧参与筹建的。

  1993年9月,原省教委副主任马长冰与他一起筹建了福建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目的在于加强素质教育,传承千年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以抵御电脑打字冲击,让青少年们掌握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发挥书法育德、启智、益美、健体、育人的功能。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的花鸟作品

  为推动福建省“书法教育”事业发展,美术科班出生、拥有多年教师实战经验的张大钧,亲自现身课堂教学,把自己总结的经验大面积推广。

  在一篇名为《书法(写字)教师具备素质之我见》的文章里,不仅让人看到一个书法爱好者欲弘扬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拳拳衷心,也让人看到张大钧系统的书法教育理念。

  他认为,一个称职的书法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等诸多方面的素养,在书法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书法教育家。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老展示自己所有的治印作品。

  “一个书法教师需不断加强字外功夫的修养。”张大钧说,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书家”的说法,这就是说书法是一种技能,但从提高到艺术品角度来看,书法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艺术的教师,除了有较好的书写技能外,还得通晓或了解汉字的源流知识、书法艺术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学科知识。“要做到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量’。”

  教师“品德修养”很重要,尤其是“敬业精神”。“书法教师即为翰墨育人,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教师的正派作风、规范行为、严谨治学等方面高尚人格,对学生影响巨大。”张大钧说,教师敬业精神体现在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对教育对象的真诚培养,最终让学生不但要学会写字,更要学会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如何做人。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作品

  退休后,一生“闲不住”的张大钧,又积极活跃于老年大学、省老艺协书画协会,继续他对“书画印”的热忱,为弘扬传统文化尽赤子之心。

  对于今生艺术成就,他笑道,除了写诗、作文略带遗憾,其他方面颇感无悔。“书画陪我一生,艺术伴我前行。”他说,每个人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还将继续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直到干不动为止。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

  【各方评说】

  杨启舆(原福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对其评价道:

  其所作朱文,多取古籍,奇肆多变,拙中见巧;所作白文,则道法自然,舒展跌宕。经营方寸,章法严谨,每奏刀必求虚实、疏密、阴阳、动静之对比与和谐。当今印坛,有锐意求新者,翩翩多姿;有宗法传统者,醇厚古茂,大钧治印兼取二者。因擅行草,故运刀若中锋行笔、凝重苍韵,使具平中寓奇,火气退尽之美。

  许高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华东大区协作组副组长),曾在《榕城三绝数张君》一文中写道:

  我赏识张君的才学高艺,更敬仰先生的为人。君子之交浓于咖啡。谦恭亲和、朴实率真是他做人的信条,也是其人格魅力所在。张君既悟艺道更悟人品,他的艺格正是其人格在艺术上的延伸和展现,敲石泼墨时戛玉,致友如兰自清芬。

  钟建东(作家、画家、《津京画院》执行主编),曾在《笔情墨韵写丹青——张大钧其人其作》一文中写道:

  “其作品在体现用笔挥洒自如、章法严谨的画风,把大写意花鸟画放荡不羁的笔法与小写意严整、练达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在传统笔墨中融入西画技法,以我为主,在平淡中写激情,更从激情中喷射出艺术火花,苍浑意趣,韵致爽雅,赋以写意花鸟新的生命,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绘画艺术真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艺术规律表现至极致。”

“艺虫”张大钧:从艺术中找寻生活的激情

张大钧

  【代表作品】

  张大钧擅书画、工篆刻。1997年和2005年分别应澳门艺林书法学会、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之邀,组织并率福建省书法教育考察团奔赴书法考察、作品展出和学术交流。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印学年鉴》《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等。

  出版专著有《少儿国画教程·花鸟篇》《零起点美术教程国画篇·虫鱼》《中国画技法·梅花》《每日一画.牵牛花》等教材;编导《儿童画》《儿童国画起步》《中国山水画》《书法描红系列·颜体》《书法描红系列·柳体》《名师教你学写字·硬笔书法楷书》等数套教学录像、光盘教材。

责任编辑:燕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