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特”台风灾后恢复重建一周年 记者走进闽清永泰
感受力量 见证蝶变
闽清已完工的城区防洪堤应急加固工程。记者 叶义斌 摄
福州新闻网7月10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陈敏灵 欧阳进权 王元锴)昨日,在闽清县最大的灾后农村住房集中重建点——坂东镇河仁小区,71岁的刘久棋和老伴正带着孙子散步。这是一个花园式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老人活动中心、洪灾纪念广场、健身路径等,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入住半年来,刘久棋和老伴已从不习惯,到喜欢上了这里的“都市生活”。
365天,四季轮回,万象更新。距离去年7月9日“尼伯特”导致的特大洪灾发生一周年,如今灾区已全面完成省、市既定的灾后恢复重建目标,灾区群众迎来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
见成效
1年完成182个恢复重建项目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闽清城关梅溪沿岸流光溢彩,一排排建筑和居民楼夜景,在水面上倒映如画。去年7月9日,洪水肆虐闽清城关,洪水过后,梅溪两岸满目疮痍。灾后,闽清县开展梅溪防洪整治工程,同时打造沿岸亲水休闲和景观设施。经“梳妆打扮”,闽清人的“母亲河”焕发新颜,如今已成为当地居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
永泰县城峰镇的清凉溪也大变样。7日上午,记者来到清凉溪,只见这里的生态护坡式岸堤一抹葱绿,全然不似一年前堤脚掏空、决口崩塌、护栏损坏的模样。去年受灾后,永泰县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1718米长岸堤的修复重建。
交通、电力、通信、供排水等设施第一时间恢复,且多项指标超过灾前水平;灾区防洪堤应急除险加固、农田水利设施修复全部完成……一年来,闽清、永泰灾后重建马不停蹄,成效显著。“从来没有想过能住这么好的房子!”去年洪灾中,刘久棋老人居住的2层土房瞬间倒塌,现在的新房有3层8个房间,面积大了1倍,并且37.7万元的购房款,政府补贴了10万元,社会各界的暖心举措让老人很感动。
目前,闽清、永泰两县已完成182个总投资28.2亿元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省、市确定的农村住房、供排水设施、灾毁耕地、农业生产、企业生产、公共服务设施等10类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已全面实现,群众生产生活也全面恢复正常。
按照“立足重建、放眼发展”的原则,两县还实施了45个总投资为24.1亿元的提升类项目,把灾后重建和百日攻坚行动、扶贫攻坚、造福工程、幸福家园、城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为未来产业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显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闽清、永泰灾区干部群众同心协力,重建美好家园,社会各界的一股股爱心暖流也涌入灾区,成为加快推动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坚力量。
去年“7·9”特大洪灾发生后,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深入灾区,指导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省、市、县立即出台灾后重建政策。驻闽部队、武警战士、消防官兵,省市职能部门、兄弟地市和县(市)区,社会志愿者、爱心企业和市民等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驰援灾区。
在救灾中,面对艰险,部队官兵和广大干部群众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涌现了东部战区陆军驻榕部队“抗洪勇士”刘景泰、永泰县清凉镇旗山村原党支部书记林新华等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
为全力推动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我市第一时间成立市重建办及指挥部16个工作组、10个县(市)区对口援建工作组。其中,鼓楼、福清等10个县(市)区援建工作组选派业务骨干,带着援建资金、技术,驻扎在重建第一线,分别对口援建闽清、永泰12个乡镇,对接农村住房、交通基础设施、供排水设施、水利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52个重建项目。
7日中午,在永泰县新西门大桥及接线工程现场,工人们冒着酷暑进行收尾施工。永泰县重建办负责人介绍,新的西门大桥即将通车,相较于旧桥,新桥桥面更宽,行洪能力更好。新西门大桥总投资2780万元,其中1500万元由晋安区援助。
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市、县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和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建立起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快速服务机制,实行“特事特办、优先办理、快捷服务”。闽清、永泰两县党政机关干部全部取消节假日,部分干部在家中受灾、亲人遇难的情况下,舍小家为大家,依然奋战在恢复重建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