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就在身边——来自环保执法一线的故事
最美“福州蓝”。福州晚报记者 陈建国 摄
福州新闻网1月1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卓文俊 李白蕾 莫思予 柯竞 孙漫 吴隽/文 池远/摄)9月第三,10月第二,11月第三,福州空气质量排名稳居全国前列,去年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环保重点城市中预计排名第五。
“福州蓝”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响当当的名片,这离不开一支队伍的默默守护。这支队伍,就是福州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2016年,特别是百日攻坚及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城区水系综合治理等行动开展以来,他们撸起袖子,冲锋在前——
出动环境执法12000多人次,他们是尖兵;
受理各类环境投诉5000余件,他们马上就办,全数办结;
排查尾气,出动执法1166人次,抽检2196量次,处罚288辆,他们出手果决……
争当排头兵,他们用行动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为了把福州的生态环境名片打得更响,他们像抓空气质量一样,争取把水系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整治等事关民生福祉的环保工作做得更好,让福州的天更蓝、水更清。
拆猪舍 清猪粪 他让河水还原清澈
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张纯灿
今年45岁的张纯灿,被抽调至市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后,主要工作就是拆除水域周边的猪舍等养殖设施。
“畜禽养殖污染只要下狠心整治,绝对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张纯灿说,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拆除猪舍132万平方米,其中仅福清市就拆除106万平方米。最典型的要数福清上迳镇迳江流域整治,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迳江连续两次在全省小流域水质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一。
畜禽养殖主要污染源来自生猪,拆除养猪场不可避免地触及养殖户的利益,执法行动中遇到不理解的养殖户拿锄头威吓、放狗驱赶等“硬碰硬”的情况并不少见。“虽然困难不少,但想到百姓对青山绿水的期盼,再困难也要坚持。”张纯灿说。
在福清上迳镇迳江流域整治,他们啃下硬骨头,拆除猪舍170场,面积18.7万平方米,受益人口3.07万人。“迳江去年下半年就在排名中摘帽了,现在水质已从劣五类提升至五类,符合流域水质要求,并且大部分水质已达四类水质考核标准。“张纯灿自豪地说。
一场又一场拆除猪舍行动后,一条又一条被猪粪污染的河流恢复了清澈。
“现在生猪利润挺高,搞养殖很赚钱,这也给我们工作增加了难度。”张纯灿说,抓整治防回潮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减少百姓损失,违规猪圈一建就拆是最好的办法,但执法人员力量有限,所以要发动群众参与,今年我们要公布有奖举报电话,鼓励市民举报私建猪场行为。”
标准化改造,是该支队下一步的整治重点。经整治,全市共保留规模化养猪场166家,共计年出栏生猪150万头,低于省定目标。
“标准化改造就是要抓猪舍改造、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猪粪资源化利用、污水达标排放。只要我们把这些大的养猪场管住了,就能有效防止污染物超标排放,实现地表水质不恶化。”
在农业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下一步该支队将全力配合推动养猪场改造工作。
老黄牛 多面手 他心里永葆环保青春
李依安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助理
“向排头兵看齐,就算青春不再,也要永葆心里的环保青春!”李依安是市环保局排得上号的“老黄牛”,工龄21年,党龄15年。
“入行这么多年,一度困惑,也常抱怨,这么干值不值得?”百日攻坚行动开始后,看着身边从上到下拼搏的身影,他开始反思:“问题在自己身上,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
水系综合整治,一周一例会。每周四各区县、各推进组上报材料,他负责收集汇总;每周五支队例会,他整理出若干问题;每周一全局例会,他要上报进度,罗列出需要协调的事项。因此,整整一年,每个周末加班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作为支队长助理,协调也是他的分内事。“协调,你得让人家愿意做。”说起协调,他有一套,“要跟人家讲道理,要有礼有节。一般先通过各种渠道打个招呼,上门拜访,这样不显得突兀,人家也容易接受。对接上之后,就要晓之以理,有了前面的铺垫,人家一般就会愿意配合。最后,两方单位领导通个气,这事就算结了。”虽然说得轻松,但过程往往费时费神。此前,因为断头路导致一家省直单位污水倒流入内河。他和同事与对方多次沟通,终于说服对方将污水管从南区引到北区,解决了问题。
摸排,是一件耗时的事。要找内河里偷排漏排的管道,涨潮的时候不行,而到落潮时经常已是休息时间。于是,他把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利用起来。“一条晋安河大概7公里,来回巡查一遍就要大半天了。”在队里,每人每周都要巡2条河。“老公带着老婆孩子去巡河,谈恋爱的就带着恋人去巡河,这都是常事。”
干劲足 创典型 他严查排污不手软
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大队副队长施忠杰
施忠杰作为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从事环保工作已有10年。
“去年可以说是环保攻坚年。”施忠杰平时负责的是工业企业的日常环境监管工作。作为一线执法人员,加班蹲点严查企业排污是家常便饭。“当时全省实行各地市交叉执法,最长的一次在三明蹲点了一个多月,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尽管工作辛苦,但施忠杰和同事们依然充满干劲。“我们整个支队有73人,40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最大优势就是精气神很足,大家对环保工作充满责任心。”说着,他拿出手机,点开微信交流群,一边翻看聊天记录,一边告诉记者,队员们经常交流工作至深夜。
施忠杰与环保结缘,是在大学的一堂环境法学选修课上。当时读法律专业的他,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有着别样的感情。毕业后,出于对环保事业的热爱,他加入了这支队伍,一干就是10年。
日前,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地方环保查办示范性、典型性的案例总共18个,其中福建共9个,福州唯一入选的1个案例就是施忠杰负责的。“去年我们在对一家食品厂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这家公司环保监测数据造假,我和其他队员克服各种阻挠与压力,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调查完善证据材料,最终该公司被处以5万元罚款,相关负责人也被移送公安机关。”他说,查处后,多数企业都主动更新生产设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谈到最近社会公众频频点赞的“福州蓝”,施忠杰脸上是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环保执法既要执行环保法规,也要注重和群众的沟通。我们坚持以诚动人,耐心和群众解释相关法规,最终都能获得他们的理解支持。”施忠杰表示,“福州蓝”来之不易,是全市环保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新时期的环保人,他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为“清新福州”贡献自己的力量。
攻突发 护环境 他有破“密码”的毅力
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应急大队大队长郑天国
1981年入伍,1999年转业至市环保局,郑天国18年坚守环保一线,他把军人般的作风和老党员的坚守带进环保工作。
转业后,进入环保队伍,郑天国从零学起。2011年,市环保局成立应急大队,因工作需24小时待命,不少年轻同事有顾虑,郑天国第一时间提出申请。“这事和我在部队破译密码一样,经常通宵作业,这些我扛得住!”
建立福州环保应急网络,他带着队员从零做起。从那时起,他带着队员们从建章立制、走访基层、收集数据开始,逐步建起全市环保应急网络,应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虽是个新‘密码’,但也被我们顺利拿下!”郑天国自豪地说,应急大队成立以来,福州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等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面对“福州蓝”这个更复杂的庞大“密码”,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除了日常应急工作,郑天国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和队员们还要协助其他工作组,完成从内河整治、工地扬尘、汽车尾气、黄标车查处等工作,半夜出动成为常态。“沉在一线,没有什么‘破译’不了的‘密码’!”他常常这样鼓励队里的年轻人。
问及工作艰辛,军人出身的郑天国说:“全市上下这么重视环境,身边的同事这么拼,我这一点辛苦算不得什么。”如今,应急大队已完成省环保厅部署的66家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的风险评估、市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及1073家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看着成绩单,他说:“一张“福州蓝”的名片还不够,要把咱们福州青山绿水都亮出来!”
查“黑车” 测尾气 “女兵”不落人后
市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机动车大队科员洪美芬
身材娇小、面容清秀的洪美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是一名能上路、敢爬墙的“女汉子”。2013年从福建农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后,她成为环保监察队伍的一员新兵。此后,无论严寒酷暑,她都冲锋在前,从不言苦。
“跟其他‘老兵’相比,我还稚嫩呢。”入职3年多,洪美芬经常向一些老党员、老领导学习环保执法相关技能,各种专业书籍在桌子上垒成小山。“我负责机动车污染防治监管,机动车更新换代快,所以我要及时学习最新的行业技术与标准。”
洪美芬说,要让自己快速成长,除了学习就得实干。作为大队里唯一上路的“女兵”,她和男同事一样,上路测尾气,徒步查内河,还要时刻准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样样不落人后。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百日攻坚行动的推进,机动车冒黑烟专项执法频次、执法密度明显加大,她经常主动上门到一些“冒黑烟大户”的停放地进行尾气监督抽测。
“成效很明显,以前在重点路口拦下10辆车可能有5辆尾气超标,现在已经不到2辆了。”说完,洪美芬还不忘“抱怨”:“看到这么漂亮的‘福州蓝’,却常常忙得忘了和蓝天拍张合照呢!”
前段时间,洪美芬在抽测道路尾气的时候,就遇到对执法处罚不理解的车主。这名车主情绪激动,破坏检测仪器,还对执法人员恶语相向。“这个时候,就必须冷静,等他情绪平静下来。”她说,这就是身为“女兵”的优势,她有足够的耐心向车主解释,及时化解矛盾。
“青春献环保,文明树新风。”工作至今,洪美芬始终记得在入职会议上支队长说的这句话。“局领导和支队长就是排头兵,带领我们向前冲!”
挖线索 逮偷排 他专查“危废”污染
市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危废大队大队长薛川许
“化工、制药等危险废物如果随意焚烧或倾倒,将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薛川许所在大队主要负责福州6家处置类企业及104家产废单位的重点监管。
“不是在执法,就是在去执法的路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内河执法百日攻坚行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升级”、保障“清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他和队员们往返奔波于12个县(市)区之间。“那段时间,工作经常是以星期为单位,不停变换地点。”
对危险废物处理的调查存在一定危险及困难,特别是遇到不配合的企业,他们要想方设法利用各种“蛛丝马迹”寻找证据。去年10月“环境执法大练兵”行动中,他与同事发现一家疑似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企业。没想到这家企业态度强硬,让调查陷入停滞。薛川许就带着执法人员在企业周边走访,根据“打探”到的情报,他们半夜蹲守在一处偏僻的生活垃圾收集池附近,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凌晨4时,终于将该企业的违法行为“逮个正着”。
“多年工作下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福州的环境指标,指数一有不对,就准备上路巡查。”薛川许说,只要能看到福州的环境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靠前,就倍感自豪。“希望咱们福州能有更多指标当上‘排头兵’!”薛川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