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组图:福州地铁列车来啦
昨日凌晨,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首列共6节地铁列车,从泉州运抵福州地铁清凉山停车场,接下来将开始联调联试,预计2个月左右完成,然后就进入试运行阶段。福州地铁车辆处处体现榕城风。外观上,将榕树、闽江等设计元素相融合,头灯弧线勾勒出明亮的“眼睛”,与榕树标志“鼻子”和红色新月形“嘴巴”,组成一张喜迎八方来客的“笑脸”。福州日报记者 俞松/摄
福州新闻网7月29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文俞松/摄 实习生林洛羽)昨日凌晨,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首列共6节地铁列车从泉州运抵福州地铁清凉山停车场,接下来将开始联调联试,预计2个月左右完成,然后就进入试运行阶段。福州地铁列车有哪些特点,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出厂成绩优异
昨日上午,记者在清凉山停车场看到,一节白色的地铁车厢正被两台大型吊机吊起,缓缓安放在铁轨上。
据唐车公司研发中心福州地铁主管设计师李宝泉介绍,4月18日,1号线首列列车在北车泉州轨道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上线调试。按照规定,列车在出厂前,需经地铁公司专业工程师、监造单位和厂方联合开展的多轮专项测试。
专家组对包括外观、车辆参数、质量档案等4大类别100余项指标一一复核。“大到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车门及通风系统,小到接线口、指示灯等,并进行车载信号设备调试和车辆5000公里运行考核。”李宝泉说,这些检测结果都被完整写入列车质量档案,实现列车全生命周期内质量参数的可视化和可溯性。
经过3个月的严格调试、试验和初步运行考核,这一集合了榕城特色、高端技术、绿色交通理念和本土产业优势的“福建造”现代轨道交通产品,终于拿着优异的“成绩单”上岗。
经过三个月严苛调试,昨日“福建造”福州地铁1号线首列列车运抵福州,车头是萌萌的笑脸造型,很有喜感。福州晚报记者 杨勇/摄
联调联试2个月后试运行
地铁列车都到了,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给市民乘坐了?李宝泉说,这些大家伙还要进行各项性能试验和联调联试,确保万无一失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李宝泉介绍,首列6节地铁列车经长距离运输,首先要复验各项指标,将车辆编组连挂后,先静态调试,主要是目测,看外观有没有磕碰划伤,内饰有无损伤,车下布线、管路有无损坏等。动态调试也是必须的,目前清凉山停车场的供电设备正加紧安装,等安装完毕后即可进行。所谓动态调试,是将车辆通电后给予信号,让其动起来。因为在泉州地铁列车已完成5000公里的运行考核,所以接下来将进行空调、监控网络、屏蔽门、列车广播、媒体视频等多项系统试验。随后,在轨道上热身试跑,测试人员将密切关注车辆性能能否满足技术要求。比如,屏蔽门在每个站点自动开启的距离误差只允许在250毫米以内,让新车和信号、电气及轨道充分磨合联动。预计2个月后,才能进入试运行。
完成验收、联调联试、试运行、空跑演练等大小十几项试验考核后,“完美”的地铁车辆才会试运营并开放给市民乘坐。
据了解,从下月起,后续列车将按收车计划逐批抵榕。地铁1号线初期配属车辆为28列/168节,初、近、远期高峰最大行车密度分别为每小时16对、24对和30对(初期:建成后第3年;近期:建成后第10年;远期:建成后第25年)。
福州地铁1号线首列列车昨日运抵福州。福州日报记者 俞松/摄
处处体现榕城风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地铁车辆处处体现榕城风。外观上,将榕树、闽江等元素相融合,头灯弧线勾勒出明亮的“眼睛”,与榕树标志“鼻子”和红色新月形“嘴巴”,组成一张喜迎八方来客的“笑脸”;车门两侧的坡面座椅挡板,既便于坐姿乘客手臂放置,又便于站姿乘客倚靠,蓝色调地板清凉、安逸、洁净。
除外形内饰设计,车辆本身也充分考虑福州实际情况。李宝泉说,1号线列车属国家标准的B型车(长19米,宽2.8米),是根据人口流动量测算而定,相较于南京、上海等地的A型车(长22米,宽3米),更适合福州这样站间距短、运量不大、转弯半径小的城市,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此外,考虑到福州较为低洼、湿热的地理气候环境,静音节能的新型空调机组采用变频、光等离子空气净化等技术,噪音低、消毒防霉,可自动控温并净化车厢空气。更为贴心的是,车辆座椅特意配备了加热功能,空调也有制热效果,“让车厢冬暖夏凉,保证舒适。”
车头控制室。福州晚报记者 杨勇/摄
一节车厢6人就可推动
“别看这一节车厢很大,其实6个人就可以推走!”李宝泉介绍,1号线列车设坐席256个,定员1460人,超员载客2062人,设计时速80公里。整车采用“鼓”形铝合金全焊接车体,在保证车体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一节车厢仅重33.8吨,车辆寿命可达30年。“每辆车有8个门,每个门宽1.3米,短时间内乘客可快速上下车,减少堵塞”。
除了轻量化,列车还集成世界上最先进、最成熟的动力分散电传牵引系统和再生电、空制动系统,启动快、制动准,车辆内饰材料防火也达世界最严标准。车体的高平整度与高强度,能保证两列列车以每小时25公里及以下相对速度碰撞时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此外,为防备车厢的突发情况,安全锤可保证乘客紧急逃生;蓄电池容量足够车辆在无高压电时紧急通风45分钟;紧急对讲装置可帮助乘客迅速将客室情况反馈给司机;可视摄像头可实时监测客室,传到指挥控制中心;灭火器、智能火灾预警系统,可早期预警提示,保证乘客疏散。
绿色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的车体。福州日报记者 俞松/摄
可人工和自动驾驶
要想开动这么长的地铁车辆,对司机可是一大考验。李宝泉告诉记者,1号线列车具备人工和自动驾驶“双模式”。自动驾驶模式下,司机仅需按下驾驶台上的发车按钮,就能实现自动发车、行进与制动。这也是列车运营时常规模式,司机集中注意力紧盯前方,一旦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可紧急制动。
此外,司机面板前的大屏幕上会显示车内温度、所有车门开关状态等情况。平面控制面板上有对讲按钮,可保证列车上调度及行车人员实时沟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司机可采用人工驾驶模式,保证运营安全。
陪着首列地铁列车同进同出的,还有今年6月已抵达的4辆工程车,分别为重型轨道车2辆、轨道起重平板车2辆。其中,重型轨道车主要用于地铁施工作业车的牵引,兼顾场段调车。据了解,在车辆运营时,不需工程车配合,但车辆退出运营维护时,则需要工程车帮忙。1号线共配备了10辆工程车,后续用于供电、轨道专业的6辆工程车将于10月后陆续到达。
列车的钢轮。福州晚报记者 杨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