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庆云:十年磨一剑,退而不休做慈善
方庆云出生于福州的贫苦农民家里,小时候在田间劳动,养成刻苦耐劳的精神。他感到从小是靠党的培养、教育才有今天,从心里发出“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的感激之情。2006年,他被提名为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这个平台让他更好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过年期间,方庆云忙碌奔走于各地,看望和慰问老人、盲人、孤儿等弱势群体。在方庆云看来,慈善是一项系统而巨大的工程,只有“上下联动,左右合作”,慈善事业才会得到长足发展。在福州,只有走符合当地特色的慈善之路,才会让慈善发挥到更大的作用。
方庆云坚持生活上救助和精神上帮助结合。“我们从实践当中感到,这些受助的人,经济上贫困,思想上更贫困。”方庆云说:“如何提高认识,增强信心?许多困难孩子,特别是孤儿,觉得自己的命运不如别人,所以有悲观情绪。如何提高他的信心很重要。”
在慈善模式上,方庆云注重创新,针对农村养老事业新情况、新要求,福州市慈善总会从2011年开始,首创“慈善助老安居楼”,妥善安置农村无房危房孤寡老人,实现就地安置、当地管理、亲邻相帮;倡导“人生一站式”救助服务,秉承生有所养,逝有所葬的理念,建成“慈善环保义冢”。
方庆云11岁开始练习书法。他还把自己的书法特长用在慈善事业上,早在1998年,他就义卖自己的书法作品,所得6万多元全部捐赠给福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在汶川地震等多次救灾捐献中,他都通过义卖自己的作品来帮助受灾群众。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他把“善事乐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办公室的墙上就挂着自己的书法“善事乐为”。十年来,为了发展好福州的慈善事业,在开展助孤、助老、助残、助医、助学、救灾以及教育、文化、扶贫等救助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慈善救助项目。
福州市慈善总会的成立,在众多的捐助者与受助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为了传播慈善文化,2006年6月,他出版了《慈善三字经》,里面总结了他的慈善心得和经验,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赏。
在发展福州慈善事业中,他积极采取“上下联动,左右合作”、“有钱捐钱,有物赠物”、“统筹定向相结合”、提倡“发展慈善产业”等办法,广泛发动社会爱心企业、人士参与慈善事业。而收获的荣誉则是方庆云一路来无私耕耘的见证。
年终,方庆云又要忙碌着新一年的工作计划。20年来,冷暖依旧,忙碌的身影成为他的常态。经常有人劝他“一把年纪,要注意休息”。他说:“我的领导职务虽然退了,但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退;多做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业,是我应尽的义务。”
如今,福州慈善事业蒸蒸日上,成为福州形象的一张名片。对于未来的福州市慈善事业,方庆云充满信心。由方庆云带领的福州市慈善总会作为福州市慈善事业中的一支队伍,正阔步走在“救危助急,济困扶贫”的路上。